大約5000年前,遠在相當於傳說中炎黃、堯舜時期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在巍峨的仙山腳下,在長山腳下,在碧藍的湖畔,在若溪涓涓細流的兩岸,就已經有人居住了。他們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耕田、種稻、栽桑、養蠶、燒制陶器。他們是開發長興的祖先。
長興的歷史習慣上是從春秋時期(公元前514-495)吳越爭霸時期開始的。吳越春秋時期,長興屬吳國,和呂元年(公元前514),吳王和呂讓其妹夫在此居住,建城。古城依山傍水,跨越水深。根據山勢險要,又窄又長,故名長城。因為吳王幾乎主持修建,又稱吳城,後來毀於戰亂。唐武德七年(624年)建長興縣,土地改為城市。宋天聖五年(1027),重修,築城門七座。據宋代《圖經》記載,城內建有長樂、贊山、西山、桂花、仁和等13個廣場。元十七年(1357),朱元璋在耿秉文領導戰後重建。城市的周長是929英尺,墻高3英尺,寬2英尺8英尺5英寸。有6個城門和2個水門。城墻周圍建有護城河,寬7英尺5英尺。城內同時開鑿了3條河流,1條東西向穿城而過,2條南北向,3條河流相互貫通,形如“20”字,古稱“20字河”。房屋依水而建,街道依河而建,茶館、酒樓、米店遍布街頭,形成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棋盤格局,保留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從清乾隆《長興縣誌》所刻的縣城地圖來看,明代耿秉文主持的重建奠定了長興古城的城市框架。歷經700多年滄桑,其城址、格局、規模基本保持不變,直至民國時期。其間,歷代王朝疏浚河道,修建橋梁,鋪築道路,修復寺廟道觀,修繕名勝古跡,重現了南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故裏的勝景,成為江南古城之壹。
長興人起源於黃河流域,是華夏子孫。宋朝時,人口有增長的趨勢。到南宋嘉定時(1208~1224),全縣人口達到62300戶273000人,平均每戶近5人。由於軍事和自然災害,晚清也是太平軍和清軍爭奪的重要地區,死亡和逃亡不計其數,人口銳減。鼓勵人口政策實施後,大量客戶搬遷,人口驟然增加。他們大多來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蘇北,其次是本省的溫州、臺州、紹興、杭州、金華等地。他們和當地居民壹起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發展農耕,從事農耕。發展漁業,從太湖抓澇;發展文化,培養農村人才,為長興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長興歷史的點點滴滴都是長興人創造的。
長興人的創造,不僅僅是對長興的貢獻。東晉謝安墓、南北朝陳霸先故居、唐代貢茶院、茶聖陸羽《茶經》、唐宋摩崖石刻、唐代仙山佛教聖地、明代太湖(婁)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江浙軍區。唐太宗時代才女,作品豐富多彩,被譽為明代文學巨匠的顧、歸有光、吳承恩,晚清辦學先驅丁逢源,革命時期湧現出壹批革命英雄...長興人創造的文明史,貢獻給了孕育長興的偉大祖國。
長興人民在與自然災害、歷史反動勢力和外國侵略者的長期鬥爭中,堅持生產和鬥爭,使這塊神聖的領土屹立在太湖之濱,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而且,長興人壹直在曲折中發展長興的歷史,使它進入壹個嶄新的今天,面對壹個輝煌的明天。長興人無愧於偉大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