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找東西,無意中翻出壹臺小相機: 長江巴爾達 。
把玩了壹陣兒,發現它不是我最初買的的那臺,好像是後來二手市場淘來收藏的,於是不死心,繼續找,終於找到我最初的那臺CE35,而後淘的這臺型號是CS35A。兩者差距不大,似乎只差壹個電池檢測。
長江巴爾達是武漢產的,非常的小巧,只比壹包香煙略大,而且是用塑料材質,也非常輕盈。
新中國成立後,相機工業大約有五十年左右 歷史 ,前壹二十年我國相機是模仿國外的壹些相機,高級的如萊卡、羅萊等,低壹些檔次的模仿理光、愛克發,還有幾款模仿蘇聯相機,基本是嘗試型的。
在六七十年代,國產相機工業規模形成雛形,壹些後來創辦的小廠又開始借鑒模仿國產成熟相機,主要是仿海鷗,這個時期對市場有了壹定認識。
到了八九十年代,跟進市場走向,又開始引進外國的電子相機技術,其中同德國合作的相機有兩款:青島-6和長江巴爾達。其實這兩款相機也是國外淘汰的技術,但那時我們國家窮,市場基數大,雖是國外淘汰的,在國內依然很先進,受歡迎。
其中青島-6比較早,是引進的德國愛克發相機完整技術,外表與功能是壹樣,青島-6相機生產時間長,產量也大,使用很多的國產材料,後期是壹款完全國產化的相機。
而巴爾達是較晚進入中國的,它的生產壽命也只有幾年,雖然出了幾款不同型號,但是大同小異,沒有明顯的差距,但後來給收藏者出了難題,很難收藏齊全,讓國產相機收藏家撓頭。
長江巴爾達問世於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報紙上看到有銷售廣告,馬上郵購了壹臺(700元左右),就是這臺“CE 35”,是早期產品。它的小巧出乎我的意料, 只有150g,如同壹包煙 ,隨手可以放在衣袋裏。
雖然看著小,但拍出的照片不差,畢竟是德國的鏡頭,無論是清晰度,還是顏色都是令人驚喜的,壹下子就喜歡上了。這不正是我想要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掃街與便攜的口袋機嗎?
那幾年時間,只要外出,這臺相機不是在我的口袋裏,就是在包包中,隨時準備使用,真的太方便了。
我在2000年左右寫過壹篇《 我用小巴的體會 》文章,這“小巴”就是指長江巴爾達。
當年還有壹款相對應的小相機“小米”,就是德國生產的小相機米諾克斯,兩者大小相當,但“小米”要比“小巴”高壹個檔次,前蘇聯曾經模仿出“基輔36A”,但質量極差,出廠都是壞的不能用。
那壹年我寫了“小巴”後,沒有寫“小米”,反倒是寫了仿小米的“35A”《 基輔35A,讓我壹次痛個夠 》。這兩篇文章,網上都能找到。
我喜歡長江巴爾達主要有兩點:
第壹是它鏡頭很好,標準的四片三組天塞鏡頭,成熟的設計與優質材料,超過我當時使用的日本相機鏡頭。
另外壹點是它的輕盈與便捷,它雖然使用塑料,但是最好是工程塑料,結實程度堪比金屬,不僅比當時國產相機材料好,就是同期的日本相機,在塑料材質上也有很大差距。
但這種相機也有缺點或者局限性:
壹是它還是手動調焦,當時日本相機已經全部邁向了自己AF對焦,這點它還手動估焦落伍了,也使壹些沒有攝影知識的人望而卻步,也不利於快速抓怕。
二是它的快門是程序式的,完全的自動曝光(後期CS 35A有壹擋1/500秒,F16機械曝光),這樣對於光線與景深不好控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三是鏡頭在大光圈情況下素質下降,而當時使用膠卷感光度壹般都是ISO 100的膠片,如果在弱光下拍攝,也極易造成手持不穩而照片不清晰,所以我把它稱為“ 陽光下的巴爾達 ”。
其實膠片相機同現在的數碼不同,其中感光度這壹項,現在的數碼就超脫了很多,過去被固定在ISO 100(雖然也有高感光度的膠片,但價格較高,顆粒粗),弱光下就要使用三腳架和閃光燈,這樣拍攝的局限性就大了。
但是不管怎麽樣?巴爾達是壹款實用型的相機,可是它使用的鏡頭與材質也擡高了它的身價,但卻脫離了市場的根基,畢竟這個時候日本相機靠技術先進和低成本制造,將德國相機市場空間大大壓縮,而巴爾達屬於上不去,又下不來的機型,即便是引進中國降低壹些成本,但市場已經不容它了。
2000年後數碼全面覆蓋了傳統的膠片相機,長江巴爾達也隨之停產了,雖然它的生產 歷史 有五六年,但產量並不是很大,最近幾年又有人玩膠片,尋找老相機,而巴爾達的小巧與輕盈,恰好是優勢,很多人用它做口袋機,使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