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收藏品可以升值,比持有貨幣更有投資價值,而黃金作為萬能貨幣,在關鍵時候更能保證生活的正常運轉。
但是,這個道理在非洲的馬裏似乎並不太管用。當地黃金很多,從大人到老弱婦孺,都癡迷淘金,但這裏很大壹部分人吃不飽飯。
為什麽每天都在和黃金互動卻吃不飽?馬裏人對非洲的馬裏有苦難言,也曾有過傳奇的輝煌。馬裏帝國真的不是傳說。
據說有壹次馬裏國王穆薩去麥加朝拜,他壹路撒金,氣勢甚至不如雄壯橫的西方人。
當然,馬裏國王的“壯舉”來自於當時國情的允許,當地黃金遍地,他的國家是非洲三大黃金產區之壹。
人家扔黃金是為了炫富,然後手裏真的有貨,不收不行。
但這只是馬裏的過去。時至今日,馬裏仍有巨大的黃金儲備,但人們的生活已經不能那麽瀟灑了。
了解非洲的人都知道,雖然這裏的人每天都在掘金,但吃飯卻是壹種奢侈。
看,壹群群馬裏人正在金礦的邊緣努力工作。這些人包括作為馬裏主要勞動力的青壯年,也包括馬裏需要養老的老人,太小不能坐在教室裏的孩子,不會做飯在家做飯的婦女。
他們之所以這麽拼命的在礦周圍挖,不是因為這裏到處都是金子,而是因為如果他們不出來多找點金子,或者找點事做,就只能在家等著餓死了。
對他們來說,淘金很累,但也是壹種希望。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找到壹個大金礦?
馬裏確實是壹個人人都可以合法采金的地方,但是真正能挖到的金子真的很有限。而且,就算真的能挖出我們羨慕的黃金量,也不夠他們吃飽肚子,生活有保障。
為什麽會這樣?黃金雖然好,但是不能直接吃。馬裏人要吃飯穿衣,就得去專門的機構兌換黃金。在當地,手握金礦和軍閥的人,才是真正實用物資的持有者。
壹旦普通淘金者挖出的黃金量過了他們,他們的利潤就會大打折扣,從而收獲減半。這樣看來,掘金者怎麽能說有豐厚的回報呢?
有人不理解,既然淘金不能吃,那就回歸自然,種糧食。這是個好主意,但問題是耕地在哪裏?馬裏大部分土地是沙漠,只有2%的國土適合耕種。
這種情況下種地比淘金還難嗎?
淘金對馬裏人意味著什麽?它既不是食物,也不是金錢,而是壹種工作狀態。其實馬裏有很多黃金,當地軍閥和礦主也是賊富。哦,應該是小偷有黃金,但是可以想辦法換成真槍、彈藥、食物、衣服等物資。
據統計,馬裏當地軍閥之壹每年花費約9000萬美元購買軍火,這些軍火來自黃金的匯聚。
企業會費、地方農業發展基金和礦區捐款每年可為馬裏提供6543.8+020億非洲法郎。
這樣看來,馬裏人真的不應該沒飯吃。但事實就是如此。他們中的很大壹部分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收獲卻很微薄。即使他們挖出了相當數量的黃金,仍然不夠家庭生活的持續開支。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馬裏軍閥獲得的軍事資金,實際上來源於對馬裏當地采金者的壓迫,而那些捐贈的資金,大部分都給了公務員、當地采購和農業發展。
此外,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就是淘金者得到的黃金對他們來說只是比石頭貴壹點點而已。至於它的用途和價值,完全不在他們的認知之內。這與當地的文化認知和當地的交通擁堵有關。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馬裏產金不產糧。再好再值錢的黃金,那些淘金者也不能直接拿去消費,更不能拿出來換吃的。如果妳想與當地的材料持有者交換,妳必須願意將黃金作為垃圾出售。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以淘金為職業的人就成了邊緣人物,上面沒有國家的支持,下面有層層關卡。這樣壹來,留給他們的就不多了,很難談得上吃飽。
當然,馬裏也有很多富人,但他們的“奢侈”表現在金鏈子、金戒指等裝飾品上。據說馬裏的壹些土豪會用黃金做成拖鞋穿在腳上,或者做成帽子戴在頭上。
這個裝修舒服不舒服另當別論。反正對於沒見過這麽多黃金的普通人來說,真的是眼花繚亂。
所以在這個國家裏,馬裏要麽是壹個為了生計而日夜淘金的人,要麽是壹個為了炫耀而佩戴黃金的人。壹般來說,他們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黃金,但也僅僅局限於此,黃金帶來的富足生活、豐衣足食、安定祥和都與他們無關。
說起黃金,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馬裏的淘金者卻在做著最美好的工作,享受著最貧窮的生活。這種為了吃飽肚子而淘金的行為,真的與黃金的稱號很不相稱。不僅如此,馬裏淘金者正在慢慢“掏空”他們的身體,越來越多的人健康狀況下降,壽命縮短,這在非洲可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