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五本勵誌書:
1、《人生》(路遙著)
馬雲18歲高考落榜,開始打工,這時看到路遙的小說《人生》。小說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鍥而不舍地參加高考,這使馬雲很受鼓舞,再次高考時就考上了杭州師範。馬雲說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就是杭州師範,因為在這裏,他找到了自信。他在多次演講中提到這段經歷。路遙的另壹本小說《平凡的世界》同樣激勵了壹代人。
2、《活法》(稻盛和夫著)
稻盛和夫並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壹,並且是唯壹在世的,他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稻盛的很多思想與松下幸之助及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壹壹脈相承,而且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道家、佛教思想都豐富契合。馬雲與稻盛作為中日頂尖級的企業家,惺惺相惜,馬雲對稻盛非常推崇。現在市面上關於稻盛和夫的書很多,真正經典的則主要是這本《活法》。年輕的稻盛職場生涯多舛,曾想去參加黑社會。老年功成名就,則又出家,去當了壹年和尚。關於人生與做事的很多思想都裨益於青年。
3、《人生的弱點》(卡耐基著)
在馬雲創業的年代裏,勵誌書還不像今天這樣泛濫成災,當時流行的幾本,今天都成為了經典,或者可以稱為古典。其中首推《人性的弱點》,它算是勵誌書的奠基之作,以後的書都是走它的套路與模式,它張揚的資本主義奮鬥精神,為那個時代的中國青年打了壹劑強心針。馬雲很少提到這本書,但他早期的壹些做事和說話的方式,都可以看到受這本書的影響。
4、《吃透曾國藩》(谷園著)
這是壹本名副其實的中國式勵誌書,雖然是圍繞曾國藩的格言來展開,但卻包羅了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方法論和人情事理。阿裏巴巴事實上在由壹個創業企業向穩定型企業轉型,在價值觀上,馬雲越來越重視傳統,他把這本由互聯網同仁寫作的書推薦給壹些員工。
5、《智慧書》(葛拉西安著)
與《論語》等中國古代經典壹樣,這本西方經典也是語錄體的,但不同的是,西方人對人性的描述更加冷峻、無情。它講,沒有什麽比壹個善良的人更容易愚弄,人應當有鴿子的溫柔和毒蛇的狡詐。這樣的文字在這本書裏俯拾皆是。國學大師季羨林講,他積九十年人生經驗認識到這個世界確實是有壞人的。商場如戰場,其中壞人尤多。馬雲提醒員工,對人性惡要保持警惕。
馬雲的人物軼事:
1.圍棋
馬雲在大學時學下圍棋,曾以大排為賭註把外語系所有的男生殺了個遍,並因此喜歡上了戰略布局,中盤角逐,收官。並且在大學畢業那年被浙江嵊州少體校壹名5、6歲的棋童殺得“丟盔棄甲”。
2.花名
馬雲熱愛武俠文化,也把對金庸武俠小說中武俠英雄的癡迷,延伸到了公司文化層面:要求阿裏巴巴每個員工都要有個“花名”,要出自武俠或玄幻小說中的正面角色。馬雲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等。
3.功夫
馬雲熱衷太極拳,並從太極文化中悟出了許多企業經營思路。[115]?馬雲出席各類重要場合時都很少穿西裝,他有不少衣服上都綴著中式傳統的盤扣,也不止壹次在公開場合表演他的太極功夫。
愛好中式生活的馬雲壹向崇尚武俠文化,他的太極情緣由來已久。在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馬雲就曾在西湖邊上學了很長時間的楊氏太極,先後師從過9位師傅。
2010年4月,馬雲遠赴太極“聖地”河南焦作的陳家溝。在陳家溝,馬雲見到了景仰已久的王西安(陳氏太極拳第十九代傳人,當代陳氏太極拳代表人物)並拜其為師。
4.油畫
2015年10月4日,馬雲的第壹幅油畫作品《桃花源》在香港的蘇富比以4220萬港幣(約3400萬人民幣)被拍賣。拍賣會現場,經過40多次的加價,最終以高價拍出。
《桃花源》是馬雲與中國藝術家曾梵誌攜手於2014年創作的,直徑為79.6厘米。兩人先以塗,再以點,最後以刮擦的方式,在平鋪的畫布上反復來回,描繪的是行星地球。馬雲說:“我覺得我們畫壹個地球,保護地球,保護海,保護空氣,保護水。”這幅畫拍賣所得將捐給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