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有些絕對,但這麽多年來,傳統家具確實受到了青睞,屢屢賣出天價。例如,明代的壹件頂級黃華麗賣了近7000萬元,被稱為“頭把交椅”。
傳統家具壹般指明式家具。收藏家馬未都曾說:“明式家具歷經四五百年,仍然屬於很高的審美水平。換句話說,明式家具的基本風格在今天仍然是時尚的。”
的確,根據目前的知識,現代設計的基礎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包豪斯大學。他們追求設計為人,所以要遵循自然規律,形式要遵循功能,講究“少即是多”的美學理念。
如果放在明式家具上,每壹點都貼合,都有體現。
可以說,真正的美永遠不會過時。
“大道至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哲學。
在家具美學中,人們非常重視比例、長短、厚薄,追求“增壹分則長,減壹分則短”的境界。
王先生曾指出明式家具有十六品八病。品,也就是好的壹面,第壹就是簡約,這是明式家具最大的特點。
這與今天的極簡主義不謀而合,西方人稱之為“少即是多”,少即是多。
20世紀50年代,丹麥設計師漢斯?瓦格納曾經設計過壹把椅子,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椅子”。他追求極致的簡約,線條非常簡潔,只有“四條腿,壹個座位,壹個椅圈,壹個扶手”。
這把椅子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明式圈椅。“他們可能是幾百年前做的,這裏沒什麽新的。”
可以說明式家具的美是極簡主義的美。
簡單不壹定是美,美壹定是簡單。
孔子曾說:“質勝於文,文勝於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意思是說,太單純會顯得粗魯,文采多於單純會顯得虛偽浮誇。妳既有文采,又有素質,才稱得上謙謙君子。
如果放在物體上,質量就是功能,文學就是外在的美感。
就像中國的禪椅壹樣,它是在舊時代為人們冥想和練習禪宗而設計的。如果我們因為通常坐在沙發上而癱瘓,那是非常不舒服的。只有盤腿坐著才舒服,而且符合它的厚重氣質,讓人很安心。
官帽椅上的大腦曲線很美,但更重要的是能貼合人的頭部曲線,真正考慮人體工程學。
在今天的設計語言中,這可以稱為“形式追隨功能”。
在包豪斯興起之前,西方人使用的多是洛可可風格的器皿,制作精細復雜,甚至華而不實。比如有個天鵝形狀的椅背,坐起來不舒服,純粹是為了好看。
極簡主義真正的美不是化為烏有,而是像溫柔的紳士壹樣存在,像空氣壹樣,卻又不可或缺。
老子說:“人應隨地,地應隨天,天應隨道,道自然。”
有人說,壹切藝術其實都是在模仿自然。和中國園林壹樣,是師法自然,把自然風光引入生活的境界。
同樣,在中國的家具中,人們也追求“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
圖|甜面醬Anicée
首先,在選材上,大部分都是天然木材,尤其是紫檀木和黃華麗木。用行話來說就是“脾氣小”,不容易變形,不要加太多裝飾。放在那裏,感覺木頭會呼吸,好像還在大自然中生長。
其次,在造型上,更符合人與木的關系。比如中國的屏風講究“連續分離”,使人和空間流動。圓背椅的椅背和把手都是筆直筆直的,留白是“分隔連續”的,但能更好地支撐人體。
圖| |KK160524
如果把“天人合壹”換成現在的觀念,那就是包豪斯大學的命題:“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
美麗,有時候,意味著殊途同歸。
圖|甜面醬Anicée
對中國人來說,最好的生活方式是順應自然。
所以古人創造了二十四節氣來適應四季。每天相伴的家具,壹定要符合木材的質感,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從簡單之路來看,人造只是點綴,任何美都無法超越自然。
也許這就是明式家具經久不衰的原因。
它的極簡之美,讓我們即使生活在室內,也能感受到山川之間的舒適,根據天氣自由生長。
圖|樊姬
參考資料:
馬未都說收藏:家具。
陳璐包豪斯家具與明式家具審美趨同性探析:趙
明式家具研究王。
明式家具的視覺藝術與文化內涵。
文字為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