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壹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美國著名作家斯諾也曾與劇作家姚克聯名悼念魯迅: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仿徨!
蔡元培挽聯之
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沈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陳毅元帥悼念魯迅的挽聯: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做空口文學家,壹生最恨幫閑,敢於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
著名愛國民丨主人士沈鈞儒撰寫的挽聯是:
這世界如何得了,請大家要遵從妳說的話語,徹底去幹;
縱軀體有時安息,願先生永留在我們的心頭,片瞬勿離。
著名文學家唐弢撰寫的挽聯是: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誠何年,四個月前流過兩行淚痕,又誰料,這番重為先生濕;
言可傳,行可傳,牙眼可傳,斯老真大老,三十載來打出壹條血路,待吩咐,此責端賴後死肩。
邵力子為大會題寫挽聯是:
佳作尤稱孔乙己,
大名堪配高爾基。
著名作家曹聚仁撰寫的挽聯是:
文苑苦蕭條,壹卒仿徨獨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余言。
日本友人、著名作家佐藤村夫撰寫的挽聯是:
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不死;
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良師。
孔祥熙的挽聯是:
壹代高文樹新幟,千秋孤痛托遺言。
魯迅先生的同鄉和戰友、現代作家孫伏園撰寫的挽聯是:
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壹生吶喊;
痛毀滅,嘆而已,十月噩夢,萬眾仿徨。
上聯《莽原》、《野草》、《熱風》、《奔流》、《吶喊》,下聯《毀滅》、《而已》、《十月》、《噩夢》《仿徨》,都是魯迅譯著書名及所主編之刊物名。聯以書刊名集綴而成,別有特色,不露斧斫痕跡,實屬不易。
進步團體北平風沙文藝社送的挽聯是:
偏偏在戰的熱望中,魯迅死了!中華民族要大哭,無產階級要痛哭,前進作家更是要狂哭;
偏偏在降的陰影裏,魯迅死了!帝國主義會暗笑,專制魔王會狠笑,落後文人也許會慘笑。毛澤東:〖1〗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2〗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壹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葉聖陶: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裏。
鄭振鐸:魯迅先生的死,不僅使中國失去了壹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導者,也使我們失去了壹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
郭沫若:魯迅先生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
老舍: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贊同。
茅盾:要冒這壹切偉大的永久紀念的必得辦到,有壹個先決條件:學習魯迅!
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下這樣的話: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懷魯迅》郁達夫,壹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 周海嬰:或許是由於政治需要,很長壹段時間,父親的形象都被塑造為“橫眉冷對”,好像不橫眉冷對就不是真正的魯迅、社會需要的魯迅。的確,魯迅是愛憎分明的,但不等於說魯迅沒有普通人的情感,沒有他溫和、慈愛的那壹面。我後來也問過叔叔周建人好多次:“妳有沒有看見過我爸爸發脾氣的樣子?”他說從來沒有。在我眼裏,母親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包含著兩種:壹種是學生對老師的崇敬,還有壹種是夫妻之間的愛護、幫助。我母親在她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父親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裝等等。母親喊父親什麽,我不記得了,記憶中也沒有她老遠喊父親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親面前,詢問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該量體溫了、該吃藥了,是壹種自然的平視的狀態。
林語堂: “魯迅與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士。戰士者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壹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於胸中,此魯迅之壹副活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