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您的權利受到侵害,請聯系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中國有大約2000年的封建王朝歷史。在壹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社會裏,皇帝的權威是碰不得的。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應該給這些高調的統治者特殊的待遇。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人類是世界上唯壹懂得穿衣打扮的生物。衣服不僅能保暖禦寒,還能起到裝飾作用。在古代封建社會,政府甚至規定不同階級的服裝材質不同,以此來劃分等級。
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本人所穿的衣服稱為龍袍,又稱“龍袍”,特點是壹領壹右開衩,黃色。近代收藏的龍袍多為清代皇帝所穿,其中* * *分為三類,即正裝、吉祥服、便裝。正裝包括皇服、皇袍和補充服,多用於出席正式場合。吉服包括吉服冠、袍、袍,多在喜慶日子穿。便服也是常服,是皇帝平日穿的,隨意性很大。
長期以來,收藏圈的粉絲對龍袍癡迷不已,甚至出高價購買藏品。2004年,壹件清朝乾隆皇帝用過的“繡十二章龍袍”拍出了1638+075萬港幣的高價。2005年,壹件“繡花艷黃十二章龍袍”被搶購壹空,最終成交價為66萬元。
20165438+2007年10月8日,拍賣了壹件《繡寶藍絲金龍十二章》。這件寶物作為乾隆皇帝為數不多的吉祥服,被競拍者叫價23次,從最初的7.5萬英鎊拍出46萬英鎊的天價,讓現場觀眾目瞪口呆,對這件龍袍贊不絕口。
這時出現了壹個問題,龍袍為什麽這麽貴?天價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龍袍有三個獨特之處。
首先,龍袍稀缺。作為古代皇帝的禦用物件,其產量很少。畢竟全世界只有壹個人有資格擁有龍袍。
其次,龍袍是獨壹無二的,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既能為後來的歷史研究提供實物資料,又能體現古代紡織加工的優秀。
最後,還有龍袍的珍貴。我們之前說過,龍袍本身是由蠶絲制成的,而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所以保存起來極其困難。導致現在收藏圈的龍袍大多以清代為主,年代越久,價值會越高。
以上都是從宏觀角度。如果使用材料,長袍也很有價值。以清朝的長袍為例。當時宮廷服飾和面料的生產全部由江南三織承擔,即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作為朝廷專屬的“制衣廠”,江南三織為皇室和親戚織的衣服所用的原料都是全國頂級的,皇帝織的龍袍更是壹等品。從長袍的面料分析,江寧織造局擅長織造金妝、日緞、絲綢,杭州織造局擅長織造絲、絹、紡等面料,蘇州織造局以繅絲、刺繡技術在三大織造工藝中處於領先地位。
更值得壹提的是,光有好的面料是不夠的,龍袍的刺繡工藝同樣重要。據《清史·玉符誌》“龍袍色明黃,領袖青藍,鑲金邊。繡金龍九柱十二章,五色雲間。領子前後各有壹龍,左右各有壹龍,橫翻領也有壹龍,右袖也有壹龍,底部有八寶立於水中,左右翻領有棉、棉、紗、裘,都是應時之物。”
如此詳細的記載,說明龍袍的形制、顏色、制作工藝、裝飾圖案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普通的刺繡工人很難勝任,需要眾多的技術工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這項龐大的工程。
另外,還有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壹點,就是龍袍繅絲的技術。繅絲又稱絲雕,以刀雕著稱,是我國絲綢藝術的精華。繅絲的織造工藝極其復雜。它是壹種以生絲為經,彩色熟絲為緯的平紋織物。繅絲往往是最費時間的。* * *擁有16道復雜工序,可謂刺繡中的“珠穆朗瑪峰”。
壹般來說,創作壹件完美的繅絲作品,至少需要上萬次的穿梭,少則幾個月,多則壹年。可想而知,織壹件大型龍袍需要多大的能量。織龍袍要有嚴謹的態度尤為重要,龍袍表面所有的刺繡圖案都不能出任何差錯。壹旦有壹點瑕疵,肯定會功虧壹簣。正因為如此,仿制壹件逼真的龍袍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市面上的龍袍大部分都是正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每壹件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龍袍,都是凝聚著古代工匠心血的完美之作,是古人留下的重要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