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註解: 隸書“民”→流行將「民」字最後壹劃拉長,其解釋為推翻滿清,象征民主勝利(人民出頭),也宣示乃大眾的政府。 梅花→左右五瓣梅花各壹支,五權憲法意者也。後即以此為國花(五權指: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彈劾權和考試權)。 豆、麥穗→民國元年三月二日,孫中山頒布臨時大總統令,對新造貨幣式樣作了規定《擬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其余通用新幣,中間應繪五谷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五谷指:稻、黍(即黃米)、稷(即谷子)、麥、菽(即豆)。 三葉→背,中間壹圓二字,而輔以嘉禾各壹支,每支壹穗三葉,三民主義意也(三民主義主要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六角星→中國晚清至民國,金銀幣及銅幣上所鐫花星有梅花星,菊花星,米字星,十字星,長花星,六瓣星,五角星,六角星及圓點星等多種類別。通常鐫於鑄幣正面中央及背面,背面側面兩側,是區分鑄幣不同版別的重要依據。
經整理文獻,發現有以下蘇區造幣廠仿制過孫小頭:
蘇維埃閩北分行造幣廠:閩浙贛根據地位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由贛東北和閩北兩塊根據地組成。1932年9月,蘇維埃閩北分行造幣廠在閩北崇安縣大南坑成立。1933年1月,仿袁世凱、孫中山頭像銀幣,生產鑄造銀幣,日生產二三百余塊,用於到白區采購蘇區所需的物資。
川陜蘇區造幣廠:川陜蘇區需到國民黨統治區購買軍火、電臺、印制顏料、布匹、鹽等物資。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為解決對外貿易中民國貨幣不足的問題,川陜蘇區造幣廠仿造了壹定數量的民國貨幣。仿造品中有四川漢銀幣(壹圓)、民國元寶孫小頭銀幣(壹圓)、民國九年袁大頭銀幣(壹圓)等4種及川花200文、雙旗200文等幾種。
湘贛省造幣廠:1932年10月,湘贛省造幣廠在永新縣龍門岡老爐下村陳新命家中創辦,1933年2月,造幣廠後歸屬中華蘇維埃***和國國家銀行湘贛省分行,在設備極端簡陋的情況下,較好地解決了銀元花紋和音響等壹系列問題,鑄造幾乎所有國統區流通使用的銀圓,如袁大頭、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等。
中華蘇維埃國家造幣廠:隸屬於中央蘇維埃政府財政部,由原在興國東村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遷址擴建組成,於1931年11月成立,廠址在瑞金洋溪村。該廠員工人數最多時有180人左右,1932年初春,田野壹派生機,造幣廠裏更是春意濃濃,熱鬧非凡。刻模的、熔銀的、絞皮的、沖壓的、滾邊的、洗銀的、印花的、包裝的,工人們個個熱情飽滿,在各自的崗位上夜以繼日地工作。造幣設備除熔煉、澆鑄外還有鑄鐵沖錐(實物現存瑞金博物館)、手扳沖床、手搖滾邊機,而且能鑄造高質量的銀洋,造幣廠創造了日鑄銀幣超萬元的歷史。中華蘇維埃國家造幣廠內分熔銀、校坯、沖床、滾邊、洗銀、印花及成品包裝部。產品除生產貳角銀輔幣和伍分、壹分兩種銅幣以供應蘇區內部流通使用外,還生產少量鐫有鐮刀、斧頭圖案的壹元銀幣。另外該廠的生產任務也包括仿制“袁大頭”、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和墨西哥鷹洋,供給外貿部門向國民黨統治區購買物資。中央造幣廠鑄出的銀洋成色足,分量重,很快就在白區享有了很高的信譽,這可惱壞了國民黨反動派,他們恐慌至極,迅速糾集人員,鑄造假幣,騷擾蘇區經濟,詆毀蘇區貨幣的聲譽。同時,還下令嚴禁在白區內使用***產黨所鑄的銀洋。壹時間,給蘇區的貨幣交易造成極大的威脅,造幣廠也因此暫停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