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火炮是壹種口徑和重量都較大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由身管、藥室、炮尾等部分構成,滑膛多為前裝,可發射石彈、鉛彈、鐵彈和爆炸彈等,大多配有專用炮架或炮車。自元朝以後,古代火炮開始成為中國軍隊的重要裝備,主要用於攻守城塞,也用於野戰和水戰。
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炮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制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
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制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
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壹母銃和若幹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壹小火銃,壹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制佛朗機銃,形制很多。
西方火炮的傳入,促進了中國明朝後期火炮技術的發展,改善了軍隊的裝備。據《練兵實紀·雜集》記載,戚繼光的車營裝備佛朗機銃256門,輜重營裝備佛朗機銃160門。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了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受重傷,不久死去。
清朝前期,清政府為適應統壹全國及平定三藩叛亂等戰爭的需要,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三種類型:
1.紅衣炮(即紅夷炮)型,這種炮在中俄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2.子母炮型,類似佛朗機銃,如“子母炮”、“奇炮”等。
3.大口徑短管炮,如“沖天炮”、“威遠將軍炮”等。
康熙時比較重視火炮,僅據《清文獻通考》記載,從康熙十三年至六十年,***造大小銅鐵炮約900門。隨著火炮的大量生產,康熙三十年,清政府成立火器營,專習槍炮。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政府又規定各省綠營兵每千名設炮十位,火炮成為清軍的重要裝備之壹。清朝中期以後,火炮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至第壹次鴉片戰爭前後,為抗擊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各地軍民又造了壹些重型火炮,廣東省虎門、江蘇省鎮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當時的抗英火炮。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清政府大量購買西方近代火炮,同時創辦了壹些近代軍事工業,制造近代火炮,中國古代火炮逐漸被近代火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