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個說法,盛世有元宵。據考證,早在西漢初年,元宵節就有文字記載。在唐宗,達到了頂峰。這說明元宵節關系到國家的政局,關系到國家和人民,關系到風調雨順。由不銹鋼和銅制成的壁畫“盛唐歡樂燈”長30米,寬3米。展現了中國盛唐時期元宵節的景象。整幅壁畫營造出壹種無燈勝有燈的奇妙意境,留白,天地廣闊。不公平激起了我們的懷舊之情,把我們帶入了對盛唐元宵節的無盡想象。
序廳給人寧靜和“漸入佳境”的感覺,中外燈籠和風俗廳呈放射狀分布在大廳中央。這種展示手段可以稱之為別出心裁。
民俗是壹種標誌著人類存在的文化。千百年來,包含在民間文化中的彩燈文化,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形式,成為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壹朵奇葩。燈文化的發展也顯示了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繁衍狀態和追求美、創造美的天性。不同的山川,不同的民俗,讓花燈藝術呈現出壹派花木扶疏的景觀。全國各地、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種類繁多的燈具。因此,中國的燈文化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局面。
中國燈籠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人們。自1987首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以來,日本、美國首次派燈參展,第三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於1991成功舉辦。* *美國、意大利、英國、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展。這表明中國燈籠文化已經走向世界。這些外國燈籠也反映了人們對中國燈籠文化的理解、喜愛和詮釋。這再次表明,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是世界性的。
中外花燈風俗館包括國內花燈區、風俗花燈區、海外花燈區。有中國燈籠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和地區的燈籠,也有東南亞等國家的燈籠。如蘇州的鳳凰船燈、母子燈、浙江桐鄉的去墨紗燈、溫州的珍珠燈、南京的光導纖維燈麒麟松子和佛山燈、班龍的銅梁燈、故宮養心殿的京味工藝燈、日本的“樂普塔”和排燈、新加坡獅子魚的尾燈、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燈和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燈。在同壹個大廳裏,還展示和描述了哈爾濱的冰燈,中原周圍黃河的九曲龍燈,雲南,貴州和四川流傳的河燈,山西武鄉的穹頂燈,西藏的元宵節,這些都表明了燈籠和民俗的深刻內涵和不可分割的關系。整個展廳金碧輝煌,雍容華貴,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