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葉,人
等待
頁面:331
頁,面,張,版
出版日期:2005年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十章,可歸納為四大類,即釉下彩、釉上彩、青花加彩、素色三色、彩色底色。
向青年朋友和收藏愛好者普及中國彩瓷的基礎知識,力求盡可能全面系統地介紹中國彩瓷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品種和特點,同時兼顧其鑒賞知識。
書評:
中國的彩瓷是中國古陶瓷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早在1000年前,唐代長沙窯的藍釉釉下彩瓷器就遠銷海外。據考古學家調查,唐代長沙窯瓷器出土於國外約13個國家。
近日有消息稱,從爪哇島附近的壹艘中國唐代沈船中打撈出約6萬件唐代文物,其中90%以上為瓷器,以唐代長沙窯產量最多。
可見當時中國的制瓷業正在發展。
中國彩瓷的發展,自東漢青釉瓷和褐釉瓷燒制成功以來,不同朝代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制瓷業發展迅速。在青瓷的基礎上出現了青瓷、黑褐雜色瓷、黃釉青瓷,改變了早期瓷器的單色狀態。
到了隋代,白瓷燒制成功。
到了唐代,南北瓷業空前發展,瓷窯廣泛興起。
特別是珙縣窯的唐三彩、長沙窯的釉下彩、佳縣窯的黑釉藍點等多個品種享譽海內外,瓷器裝飾方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宋遼金時期,名窯輩出,名瓷薈萃,裝飾更加絢麗多彩。
金代的釉上彩尤為突出。
這些都為元明清時期景德鎮瓷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元代景德鎮形成了全國制瓷中心,中國制瓷業進入了壹個嶄新的彩瓷階段。
最突出的是青花瓷的燒制技術完善成熟,並大量出口海外。同時還發明了釉下紅、紅釉、藍釉、蛋清釉。
明清時期是中國瓷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由於禦窯廠的建立和制瓷技術的創新與進步,禦窯廠的瓷器產品細致入微,其中永樂、宣德的青花、成化的鬥彩、萬歷的五彩、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粉彩等著名品種享譽海內外,經久不衰。
在17和8世紀,壹些歐洲國家非常喜愛中國瓷器。他們經常使用貴重金屬材料來鑲嵌瓷器,以保護它,使它美麗。
其他博物館把瓷器放在建築物上作為重要的裝飾。
比如泰國皇宮的壹些外墻,就用來自中國的粉彩花鳥瓷磚作為墻面,非常雅致。那些粉彩花鳥瓦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生產的。
中國古代彩瓷源遠流長的藝術魅力,在人類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愧為中華文明史上的瑰寶。
關於中國彩瓷的圖錄很多,但全面深入的作品很少。
中國古陶瓷名家葉先生,積累了幾十年的研究經驗,花了四年時間創作了這幅《中國彩瓷》。
楊洋用20多萬字的篇幅詳細闡述了中國彩瓷的起源,完整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彩瓷的脈絡。近900幅精美的彩色實物照片讓讀者直觀地了解中國彩瓷。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這900張照片中,大部分都有從未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示或發表過的文物,為讀者提供了彩瓷的新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