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點,使人馬上聯想到英式的下午茶,似乎喝茶配點心或水果是舶來品。非也!茶配茶果(點)在英國人知道喝茶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津津樂道了。
中國是最早將茶作為飲用之物的國家,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茶與茶果是歷代茶客們所樂此不疲的。
我們在吃月餅時,喝上壹杯茶,會覺得茶更有香味而月餅少了許多甜膩,這就是茶起的作用。
在沒有下午茶這壹概念的古代,夏日的午後和現在壹樣漫長。這時,古人們已經習慣在飲茶時配以瓜果點心,這就是“茶果”。古時,點心、果子、堅果是不分的,相信我們在看“水滸傳“的時候應該能體會到。
在飲茶之風盛行的唐宋,茶果是飲茶時必備的食物。
杜甫在他的《巳上人茅齋》中就有: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說的是:杜甫拎著枕頭涼席,拿著瓜果茶葉杯盞,帶著客人向林子的深處而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壹幅收藏---《唐宮樂圖》,描繪的是唐代皇宮後宮嬪妃圍坐在壹起喝茶聽音樂的場景,在畫中可以看到桌上除了茶釜、茶杓、茶盞以外,還有盛著堅果類食物的彩碟。
唐蔡希寂的《書嘆》中也有關於茶果的描述:但億喚山僧,煎茶陳餅果。
這些都說明,茶果是茶和茶點的總稱,而茶點是水果和餅點的總稱。
而到了宋代,茶文化達到了歷史以來的巔峰,宋代的許多詩詞中都出現了喝茶配茶果的描述。最為獨特的茶點,當屬蘇軾在《寒具詩》中描寫的美味茶點: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這個說的是饊子。
為何喝茶要配茶點呢?可能是因為茶偏重於清和雅,入口略有苦澀,需要甜食和瓜果來彌補味蕾上的不足,這樣才相得益彰。
到了清代,作為國宴的滿漢全席,無論是哪壹等,首先上的是茶,接下來是“四幹果“、”四蜜餞“、”四餑餑“、”四醬菜“,然後才是上酒、冷菜、熱菜等等。這說明清朝的國宴,喝茶時也是配茶果(點)的。
在閩南有童謠:熱茶配香蕉,冷茶配龍眼。
說到中秋,無論東南西北的文化差異有多大,但是“團圓”、“月餅”是***同的主題。雖然關於月餅是鮮肉好吃還是五仁經典,南北爭執壹直沒有定論,我想這也沒必要,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作為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月餅,由於制作工藝的要求,使之成為高糖份、高油脂的食物。現在人註重養生,那如何在品嘗月餅時避免或減少高糖、高油的攝入呢?答案是:茶。
茶有增進糖代謝、去油脂、助消化的功能。其清香淡雅的口感,能中和月餅的濃香甜膩。那壹種茶可以配所有的月餅嗎?答案是:否。各種口味的月餅需要搭配不同的茶,這樣才能喝出不同的滋味,嘗出別樣的口感。
油膩型月餅:蛋黃月餅、鮮肉月餅、五仁月餅等。推薦茶品: 普洱茶 、菊普茶、 山楂茶 。
這類月餅口感相對其他月餅油膩,要選擇滋味濃厚的茶,來去除油膩的口感。 普洱茶 是最佳的選擇,濃醇的滋味可以解膩,而且還有清脂的效果。經過高溫烘焙的月餅容易上火,喝菊普茶可以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而喝 山楂茶 則可以促進胃酸的分泌,幫助人體對月餅的消化。
甜蜜型月餅: 蓮蓉餡 月餅、豆沙餡月餅、 棗泥餡 月餅等。推薦茶品:綠茶、 薄荷茶 。
這類月餅較其他月餅口感更甜膩,要選擇爽口的茶來去除甜膩的口感。清香且無發酵的綠茶可以促進消化,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人體內。
?半甜半鹹型月餅:綠豆餡月餅、椒鹽餡月餅等。推薦茶品:烏龍茶。
和超甜、超油的月餅相比,半甜半鹹型月餅顯得較清爽,喝 半發酵茶 類是很好的選擇。 半發酵茶 類又稱烏龍茶,有綠茶的清香,卻沒有綠茶的生澀,能襯托出鹹甜形月餅的豐富口味,同時又有全發酵茶的醇厚。
水果或鮮花月餅,推薦茶品:花茶。
和其他的傳統月餅不壹樣,水果或鮮花月餅果(花)香濃郁,糖份和油脂較其他月餅來說要少得多,因此,花茶的花香更能和這類月餅結合而不搶其味,也能襯托出這類月餅的特點。
茶配月餅,壹淡壹濃之間互相交織,互相襯托,相輔相成。
與家人在中秋節團聚時,續上壹杯茶,分食幾款茶月餅,在壹抹鉛華月光下,香濃親情,安然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