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雪糕:豐富多樣 文物也可以美味
故宮脊獸、武漢黃鶴樓、西安城墻等文創雪糕不僅體現經濟效益,也體現文化效益。據了解,各地景區、博物館仍然在探索更新形式的文創雪糕。黃鶴樓公園營銷策劃科負責人表示:“根據已有數據分析,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反彈,文創雪糕的轉化率將達到30%,相當於黃鶴樓30%的遊客購買,在疫情反復的情況下,收益也達到了200萬元。對於單壹產品來說,這個數據已經相當可觀。”
四川以青銅戈為元素開發設計的“舌尖上的冰器”文創雪糕,近來在“觸夢巴蜀展覽季”強力推出,以好看、好玩、好吃的形式呈現在遊客的面前,將文化與新潮的思維融於冰品中,實現以“以旅遊弘揚文化,文化促進旅遊”的目的。
各地推出的造型都是標誌性地標——文創雪糕,文理細密,建築屋頂翹角飛舉、交錯重疊,人物惟妙惟肖、立體感強。2021年山西忻州古城推出了“古城雪糕”,壹經問世,備受消費者追捧,雪糕冰棍帶火了旅遊景點,增加了景區效益,引來眾多網友打卡。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雪糕元素選取了雲紋犀尊和擊鼓說唱俑,讓文物也可以美味,壹經上市,短短幾天就榮登微博熱搜。
文創雪糕的初衷,是通過美食載體,讓遊客更願意走進博物館,從而了解博物館和博物館裏的文化與歷史,豐富大眾的歷史知識。
文創雪糕:旅行儀式感的獨特表達 為歷史增加平易感
進入新世紀,隨著人民消費方式的變化和消費理念的升級,年輕人成為消費市場的重頭,雪糕打破了季節和地域限制,占比線上銷售不斷攀升,從以前的消暑到現在成為了日常休閑甜品。眼下,國產雪糕品牌像壹陣旋風裹挾著款款網紅雪糕,掀起了國產市場的強大風暴,不斷擴大了雪糕的市場容量。
文創雪糕之所以火爆“出圈”,是因為歷史文化與IP元素的深度融合,將傳統文化融入絲絲冰甜,沁人心脾。1998至2000年後的新生代群體正逐步成長為文化消費的主力軍,他們不分季節、隨性而行,偏愛具有儀式感的產品,突破傳統束縛,打通創新之路,用更先進的理念提升文創活力,消費習慣和需求讓文化機構壹步步探索如何將消費市場與他們特點相對接。出圈的背後,既是傳統文化的原生魅力,也是現代傳播壹次次踩準青年人的喜好。
文創雪糕的思路,未來能應用到各類零食上,比如餅幹、巧克力等,不會融化,也方便遊客帶走作為伴手禮。文創雪糕是消費者對於文化的認可,進而引發對文化的興趣,從而進壹步去了解挖掘、關註喜愛當地,有利於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也有利於放大各地資源效應。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個性化、品質化等訴求消費開始引領趨勢,民眾對雪糕的需求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味覺享受,有文化創意和品質內涵的產品更能征服消費者,售價不菲也無須在意。壹支雪糕在滿足大家口腹之欲的同時,也能了解到相關文化常識。對於年輕人,文創雪糕不僅成為旅行儀式感的獨特表達,也為景點“打卡”增加了創意,還在方寸間吸收了地方文化,更平添了壹份歷史的平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