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莫泊桑的《珠寶》,似乎感受到了濃厚的諷刺意味,不過確實深刻地反映了真實的人。文中的朗丹壹開場是個忠誠老實的小職員,他愛上了壹個局長的女兒。那女兒似乎是壹位賢妻良母,兩人在壹起的日子總是甜甜蜜蜜除了妻子愛看戲和愛假的珠寶這兩個缺點。
後來沒多久,她害肺炎死了,朗丹在痛苦的生活中又添新愁:缺錢。實在連壹個銅子兒也沒有勒,他決定變賣那些假珠寶,卻驚奇地發現它們都是真貨。他再也忍不住,變賣了二十萬金法郎,並壹度有了嫖妓的習慣。最終,他娶了壹個很正派的妻子,只是脾氣不好。
在我看來,朗丹妻子在文中實在是壹個重要人物。雖然描寫她的內容僅有全文的四分之壹,它埋下的伏筆卻遍布全文。莫泊桑把朗丹的妻子刻畫成壹個人見人愛的形象,這使朗丹第壹眼見到她便墜入了情網。這似乎是美好的,可這不也喻示了有很多其他的追求者麽?就如文中那句凡是認識她的人都不住地重復說:將來娶她的那壹個真有福氣,我們找不出更好的了。
其實她就是個道貌岸然的人,她那愛看戲和愛假珠寶的缺點將她陰暗的壹面完全揭露了出來。因為她本來就很美,何必還要再打扮?這是她虛榮心的初步表現。她瞞著丈夫有了婚外遇,可是卻怕自己露出壹副窮酸模樣,便用假的珠寶來修飾自己。不過到後來,這也沒什麽必要了。因為丈夫發現了她買的假貨全是真貨,那些都是她的婚外情人送給她的。這足以證明她邪惡的內心。
文章後面的部分就是著重描寫刻畫朗丹了。他的情感變化很復雜。開始他真心愛他的妻子,以至於妻子死後,壹個月之間頭發全變成了白的,光陰絕沒有減少他的悲慟。不過,生活的艱難終於動搖了他,終於他連壹個銅子兒都沒有了,他立刻動了念頭要把他妻子的劣貨賣掉壹點。但等到他知道了妻子有了婚外遇後,壹陣羞恥之心教他臉上發紅,但即使這樣,他依然最終拜倒在金錢之下,把妻子背叛得來的珠寶全都變賣了,甚至不顧店員的嘲諷!
我想,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吧。它可以徹徹底底改變壹個人,雖然可能經歷壹個漫長的過程,就像吸食毒品壹般。連這樣壹個中規中矩的小職員也終究抵制不了它的誘惑。現在朗丹也是富人了,他也愛看戲了。他續娶了壹個忠誠的妻子,而他卻不再需要這樣的妻子了。他也終於知道,人壹旦有了金錢,將會多麽享受。
《珠寶》這個題目也許正含此意:假的珠寶可以是真的,而真的珠寶也可以變成假的。人心善變,友情不能長久,親情不能長久,連最忠誠的愛情也不能長久,這壹切都要歸功於金錢。金錢買來了珠寶,把愛情拐走了;珠寶換來了金錢,把人性帶走了。人們掌控著金錢,卻常常做金錢的傀儡。莫泊桑的《珠寶》也許就是要揭露、批判這壹殘缺的人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