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是壹個飽受非議的專家學者,也可以理解為她是壹個過了氣的“學術超女”。關於她飽受爭議的地方,主要圍繞在兩方面:壹為學術,二為人品。這兩方面壹直是於丹飽受爭議的地方,可以說是於丹的“羅生門”。然而,與於丹同時期火了的蒙曼,很少聽說有爭議,甚至於些許微詞都很少見。於丹飽受非議,蒙曼卻壹路受捧,她有何魅力?對此,妳可以看看老梁說了什麽。老梁的壹些看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中肯的,有自己的真知灼見,而又不失偏頗。小編就借助老梁的觀點,為大家分析壹下於丹與蒙曼不同的人生境遇。
於丹
首先,小編先為大家說說於丹其人。別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而於丹人家可以說是含著墨水出生的,人家生於書香世家,因而於丹的文化底蘊那是沒得說。用於丹的話說,就是人家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書香中度過的,接受的國學文化體系應該來說是比較系統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於丹在《百家講壇》走紅之後,對於《論語》的講解略有淺顯。然而,這並不影響於丹在之後的成名之路。壹時間,於丹成為了名重壹時的“國學大師”,甚至於“文化聖母”的標簽都打在了於丹的腦門之上。
於丹生活照
而後,於丹便有點飄飄然,倒不是網友群情激憤,也不是吃瓜群眾無事生非,而是於丹成名之後壹系列的行為,實在是有點讓人想不明白。於丹遭遇非議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學術與人品之上。關於於丹的人品問題,小編不多說,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於丹是壹個稱職的教授。但是就學術問題而言,於丹確實是有點輕率。最為明顯的就是,於丹在講王安石的時候,將原本範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說成王安石主持。這麽壹來,可真就有點讓人費解,壹個北師大教授,出現這樣低級的學術問題,真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老梁節目照
於丹因而飽受非議,尤其是最拿手的《論語》也被人斥為“偽學術”。與於丹相比,蒙曼卻是壹路受捧。蒙曼主講唐史,說的是聲情並茂,文采斐然。但是人家蒙曼僅僅是在《百家講壇》之上,就是離開《百家講壇》之後,參加其他文化類節目,談及學術本身也是非常的慎重,並且說壹句話那是旁征博引,很有說服力。這點對於學術的敬畏之心,是於丹所不能及的。人們不禁發問蒙曼有何魅力?對此,妳可以看看老梁說了什麽。其實,老梁對於蒙曼與於丹二人確實是有過壹番自己的見解。
蒙曼主講《百家講壇》
老梁針對於丹飽受非議,蒙曼卻壹路受捧這壹問題做出了壹針見血的分析。老梁指出,二人之所以境況有別,主要是因為二人對於市場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壹則,於丹壹味的迎合市場,以對於《論語》的講解來看,用老梁的話來說就是“揣著肩膀講大家夥都知道的道理”。如此壹來,當人們對於淺顯的講解不再滿足文化需求的時候,於丹就會被市場拋棄。二則,於丹自身的學術硬傷,“王安石慶歷新政”即是明證。三則,蒙曼有別於於丹,她的魅力在於嚴於律己為人謙遜,很少有人品上的緋聞。
蒙曼參加節目溫文爾雅
其實,老梁的點評歸根到底就壹個核心,作為專家學者型教授,蒙曼的學術宗旨是遠離市場化,而於丹對於市場那是曖昧不清。專家學者型教授最忌諱的就是與市場曖昧不清,這壹點誰碰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結合老梁的看法,於丹飽受非議,在於親近市場,蒙曼卻壹路受捧,在於遠離市場壹心搞學術。蒙曼作為真正的學者,她有何魅力?妳看看老梁說了什麽,其實就八個字“學術立本,遠離市場”。想必百年之後,神州文化史上,蒙曼教授擔得起“先生”美譽,而於丹則很有可能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