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通紀念碑高約 2.5米,碑頭部分是淺雕的人物和兩面交叉的旗幟,由於石質較花,看輪廓像是民國時期的國旗和軍旗。碑身上半截斷裂,沿裂口有壹道明顯的粘接痕跡。碑的形制還是傳統的八仙碑,上書“扶風史中校天時殉國紀念碑”“於右任題”等大字,還有“事略詳碑陰”壹列小字,立碑年代為“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三月”。民國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 1948年。
碑陰紀念文字由扶風縣溫家大院前主人、民國陜西省財政廳廳長溫良儒撰寫,澄城人黨某書丹。碑文講述了國民革命軍中校軍官、扶風人史天時的生平經歷和犧牲經過。原來,史天時是在著名的吳山剿匪作戰中犧牲的。
據碑文載,史天時 1926年夏天參加陜西革命軍甄壽珊部,任營長壹職; 1928年 5月隨甄壽珊征剿禍害寶雞四年的吳山王友邦土匪,他率隊連克土匪據點大小栗子坪,快要攻擊到匪巢時,正在指揮作戰的他被壹顆流彈擊中負傷,不得不退到壹個村子裏診治。不料在治病期間,壹股潰散的流匪突然闖進他所在的村子,挨家挨戶搜查和搶劫,他自知傷勢嚴重肯定會被發現,“君知不免,竟仰藥死”,仰藥,服毒自盡之意,在情形萬分危急之際,他毅然決然地服毒而死,以此表明,決不活著落入土匪之手。他犧牲時只有 31歲,身後留下了壹個兒子史克明。 1948年,史天時的兒子、孫子和侄孫在家鄉扶風為其豎起了這通紀念碑,民國大書法家、史天時的陜西鄉黨、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的於右任題寫了紀念碑。
於右任為扶風籍革命烈士題碑,不是第壹次, 1920年,他曾為陜西靖國軍將領董振五撰書墓誌銘。該墓誌銘***有 10塊,現在還有保存。據《西鎮吳山》壹書介紹,甄壽珊當年剿匪成功後,在隴縣縣城東嶽廟修建革命紀念公園,安葬陣亡將士遺骨,並樹碑立傳,後來他還親筆題寫了《吳山剿匪陣亡官兵紀念碑》。
這通立在扶風縣城隍廟碑廊的紀念碑,系書法名家、民國政要書題,碑文披露了史天時剿匪犧牲之細節,可作吳山書法碑刻及吳山剿匪史的補遺,甚為珍貴。
茹欲可墓誌
彭仲翔墓誌銘
胡勵生墓誌銘
胡太公墓誌銘
張清和墓誌鉻
周石笙墓誌銘
劉仲貞墓誌銘
佩蘭女士墓誌銘
王陸壹墓誌銘
楊仁天墓誌銘
耿端人少將紀念碑
秋先烈紀念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