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與鈞臺壹帶,因古鈞臺而名。始燒於唐代,盛於北宋,金元時繼續燒造,以燒制乳濁釉瓷為主,兼燒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窯壹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而聞名,北宋徽宗定為禦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器物多為鼎、滬、洗、盆、盤、碗、瓶、人物、尊等。產品貴在窯變畫,畫為天然非人力所繪,有“鈞瓷無雙”之說,元代起南方即有仿鈞器皿,明、清仿鈞釉有宜興窯(宜鈞)、石灣窯(廣鈞)、景德鎮窯(爐鈞)。宜鈞為陶胎,胎有紫色與白色兩種。廣鈞亦為陶胎,胎色暗灰,厚釉垂流,釉下有壹層鐵銹色底釉,故釉面顏色較深且有兔毛紋狀。爐鈞是景德鎮在清雍正年間仿鈞窯燒的壹種低溫釉,先以高溫燒成瓷胎,掛釉後在低溫爐中第二次燒成,故稱爐鈞;胎色潔白,釉較薄,光澤性強,缺乏宋鈞高溫那種厚重奔放感。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以地處汝州而得名,所燒陶瓷精美絕倫,在中國陶瓷史上享有盛譽。北宋後期,汝窯專為宮廷燒造禦用瓷器,即“汝官瓷”,簡稱汝瓷。汝瓷燒制於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年)的二十年間。後因宋金戰亂而失傳,南宋時汝瓷“尤難得”,傳世品全世界僅存60余件,被北京故宮博物院及臺北、上海、英國、日本等博物館收藏,為舉世公認的稀世珍寶。汝瓷胎質細膩,工藝考究,以名貴瑪瑙入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觀其釉色,如雨後天藍色的晴空,溫潤古樸;撫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器表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在胎與釉的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汝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古樸、典雅、凝靜、大氣,象征著純結、平安、吉祥和富貴。對汝官瓷的擁有和欣賞,體現著壹個人的社會地位、文化層次和藝術涵養。汝瓷燒制技術失傳800多年,近年來仿燒成功,使天青釉重見天日。
哥窯 瓷造型端莊古樸,器身釉色滋潤腴厚,傳世者彌足珍貴,現主要藏於北京、上海、臺灣等地博物館。定窯以燒白瓷著稱,碗、盤制品多采用覆燒工藝,口沿澀胎無釉,故在壹些精細的制品上常用金、銀、銅鈐口。鈞窯創造了以氧化銅、鈷等金屬礦物質為著色劑,燒制銅紅、天藍、月白等釉色。
官瓷 有別於汝官瓷,窯址先在開封,後遷杭州。官瓷藝術上追求質樸無華、淡雅自然;胎骨堅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潤如脂;紋片縱橫,飄逸流暢;“紫口鐵足”是其獨特名貴處。
定窯,在今河北曲陽縣,宋屬定州,故名。始燒於唐而終於元,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醬色釉瓷和綠釉瓷等品種,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
北宋產品胎薄而輕,胎色潔白。白釉呈乳黃色,積釉處多見淚痕,隱現黃綠色。器外壁薄釉處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稱"竹絲刷紋"),器形以盤、碗、碟、盒和枕為多,還有凈瓶、海螺等佛前供器。主要裝飾技法有印花、刻花、和剔花,印花以花卉紋為多,常見蓮、菊、萱草、牡丹、梅等,也有鴛鴦、龍鳳、獅子等動物圖案,畫面嚴謹整齊,講究對稱,印花定器是宋瓷中的佳品。刻劃花常見蓮紋、水塘雙魚和蓮池遊鴨等,刻劃花紋多裝飾在器物的壹面,或裏或外,裏外都刻劃紋飾的極少見,北宋早、中期定窯覆燒法尚未出現,使用匣缽仰燒,器物口沿均有釉,有些器物的底粘附著墊燒的砂粒或支燒痕。北宋後期廣泛使用覆燒法,口沿上多不施釉,俗稱"芒口",其它部分滿釉。芒口處往往鑲上金、銀、銅的邊圈,芒口為定窯產品的壹大特征。宋代景德鎮所仿定窯瓷器,稱為"粉定",亦采用覆燒法,口沿無釉,用金屬鑲包口沿,刻劃花水平也較高,幾可亂真。區別之處是景德鎮仿定瓷釉面光亮,無淚痕特征,足內可見放射狀跳刀痕。
除五大名窯的瓷器外,宋代耀州窯、磁州窯和北宋黑釉制品也是宋瓷收藏品中的重要部分。耀州窯是北宋時期執中國青瓷生產之牛耳的窯場,青中閃黃的色調是其特有,刻花技藝犀利剛勁、精湛高超,紋樣線條寬厚,有淺浮雕的裝飾效果,在宋代同類技法中首屈壹指。在有層次的化妝土上剔刻紋樣是宋代磁州的壹大特色,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其裝飾風格。黑釉是宋代南北窯場的重要品種,其中油滴和兔毫是其在燒造過程中出現的鐵結晶形成的,成功之作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