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大家好,剛才念到的這句詩,是李白在《將進酒君不見》中的名句。
滾滾黃河,見證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發展故事,它是古老又迷人的,但是在古代,黃河經常是洪水泛濫,讓老百姓總是遭受水災之苦,所以歷史上有很多治理黃河的故事。
大禹像
比如說我們的先祖——大禹,就為了治理黃河,三過家門而不入,率領著百姓,足足用了十三年的時間,那麽,大禹治水,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傳說故事,可正因為是傳說,也引得很多人去懷疑大禹治水。
在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有壹位叫孫衛東的專家,他就對大禹治水,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大禹治水
他說,他通過查閱《山海經》裏,有關於河流起源的描述,來對比中國的地形版圖,提出了這樣的看法,說:“大禹治水的這條河啊,它的地勢應該是南高北低的,這樣的地理特征,在中國真的非常少見,但如果將古人的種種描述,放在尼羅河中,就說得通了”。
所以他認為,大禹治的是尼羅河。
那這個觀點公布之後啊,立馬讓網友們都炸開了鍋,都覺得這位專家的說法實在是太離譜了,有的甚至帶點諷刺地評論說:“真是腦洞大開,怎麽不說治的是亞馬遜河呢?”
還有人開玩笑說:“這位專家講錯了,其實啊,大禹當時把全世界的河流水系,都治了壹遍呢。”
最有意思的是還有網友喊話孫教授:孫教授妳說的沒錯,大禹就是治理的尼羅河,不過他治得最厲害的河是銀河,不然現在這個牛郎織女早就被銀河的洪水給沖走啦……
網友們的評論當然是很幽默的,不過呢,大家都知道,大禹的老家是在山西安邑(今夏縣),和尼羅河隔著十萬八千裏。
大禹畫像
傳說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那他總不可能是從尼羅河跑到山西,來回跑個三次吧?
並且呢,這個黃河的河道走勢,千百年來,也已經改變過很多次,可能相比於前人的描述,已經大不相同啦,所以很多網友認為,專家在提出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羅河這個觀點的時候,比較片面,並沒有完全結合方方面面的歷史因素,所以才被網友當成了笑話來看待。
大禹漫畫像
那麽在我看來呀,咱們對於已經被人公認和接受了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應該保持足夠的尊重,除非已經得到了嚴謹的論證和學術界的認可,不要隨便去標新立異的提出壹些奇怪的觀點。
當然,孫教授提出尼羅河的觀點也屬於壹種推測,他並沒有斷定大禹就治的壹定百分百就是尼羅河,學術上當然允許任何人提出不同的觀點,所以對於孫教授的嘲笑其實也大可不必,網友對他觀點作出的反應也說明了在提出不同學術觀點時更需要嚴謹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