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邦朗]
基本解釋
1.壹種常綠喬木,樹幹高大,羽狀復葉。果可食用,可入藥。生長在熱帶。2.這種植物的果實。
詳細解釋
慕名。棕櫚科熱帶常綠喬木。羽狀復葉。
金雞載《南方草木檳榔》:“檳榔樹高十余尺,皮似泡桐,節似朱珪...大如桃李。”清代吳《滇池吹饒》詩中有壹句:“誰唱太平澱海曲,檳榔花去年紅。”
指檳榔樹的果實。可用於醫藥,具有促進消化和驅蟲的作用。
《南史·劉牧傳》:“牧之:食後乞檳榔。姜氏兄弟在壹出戲裏說:‘檳榔助消化,妳總餓。“妳為什麽需要這個,”謝明·趙哲《五雜人壹》:“吾感胸間雜音難耐,故取檳榔石榴根引於東,煎之以適之。摔得兇,就挨幾拳。”紅樓夢:“姐姐,給我壹口檳榔。”
帶妳認識檳城。
檳榔樹
棕櫚科檳榔
***3個含義
檳榔為棕櫚科檳榔屬植物,莖直立,葉樹狀,花序雌雄同株,多分枝,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種子卵圓形。檳榔是壹種溫暖濕潤的陽性植物,喜高溫多雨,氣候濕潤。常見於低山山腳、山脊腳下、山坡腳下和平原溪旁的熱帶季雨林次生林中。它原產於馬來西亞,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和臺灣省等熱帶地區,在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形態特征
檳榔樹
莖直立,樹形,高10米,高達30米,有明顯的環形葉痕。葉叢生於莖頂端,長1.3-2米,羽片眾多,兩側無毛,狹長,披針形,長30-60厘米,寬2.5-4厘米。上半部的羽片是合在壹起的,頂端是不規則的齒狀。
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軸粗扁,分枝曲折,長25-30厘米,上部細長,雄花1排或2排著生,雌花單生於分枝基部;雄花小,無柄,通常單生,很少成對,萼片橢圓形,長不到65438±0毫米,花瓣長圓形,長4-6毫米,雄蕊6枚,花絲短,退化雌蕊3枚,線形;雌花大,萼片橢圓形,花瓣近圓形,長1.2-1.5厘米,有6個退化雄蕊,合生;子房長圓形。
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長3-5厘米,橙黃色,中果皮厚,纖維狀。種子卵圓形,基部被截斷,胚乳耐嚼,胚基生。開花結果期為3-4月。[1]
主要品種
世界上已知的檳榔有36個品種,不同地區的人們對這些栽培品種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例如,海南農民根據花序和結果情況將檳榔分為長莖種和短莖種,不同品種檳榔的產量、生物堿種類和含量、藥用價值和生物生態特性差異較大。
生長習性
檳榔是壹種溫暖濕潤的陽性植物,喜高溫、多雨、濕潤的氣候。它們通常分布在低山的山谷、山脊下、山坡下和平原溪附近熱帶季雨林的次生林中,也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的山谷、丘陵、疏林和貧瘠的帶有微酸性至中性砂壤土的丘陵中。
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8度之間,最適溫度10-36℃,最低溫度不低於10℃,最高溫度不超過40℃,海拔0-1000m,年降雨量1700-2000mm。
分布範圍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2]檳榔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亞洲、東非和歐洲部分地區。在太平洋地區,主要分布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斐濟、瓦努阿圖和密克羅尼西亞,在皮納佩島、美屬馬裏亞納群島和馬紹爾群島也有零星分布。檳榔在夏威夷種植僅供觀賞。
繁殖栽培
繁育方法
1.種子選擇
8枚藥用檳榔、藥用檳榔、藥用檳榔
藥用檳榔
壹般用海南本地種,果形為橢圓形、卵圓形。嚴禁從檳榔黃化疫苗區選種或買苗。選擇樹齡20年左右的海南鄉土樹種作為留樹,生長健壯,莖粗而均勻,節間均勻而短,葉片8片以上,葉綠而下垂,每年果穗4個以上,每年果實多而穩定。應選擇成熟、果實大而多、大小均勻的第2、3穗。
培育幼苗
熱帶雨林溫室裏的檳榔
種子處理:由於檳榔種子有65,438+0個後熟期,采收後,檳榔種子要在陽光下攤曬5-7天,果皮略幹,使其充分成熟後才能加速發芽。將曬幹的檳榔籽裝入編織袋中,置於陰涼處,每天早晚澆水1次,共15-20天,待果皮變軟後加速發芽。
催芽:選擇陰涼處做苗床,寬130 cm,高10 cm,床底鋪1層河沙。將清洗幹凈的檳榔果蒂按3 cm的行距向上排列,表面覆蓋5 cm的土層,再覆蓋稻草等保濕劑,每天澆水1次。25-30天後,檳榔籽開始發芽。這時候剝掉果蒂,找白色生長點育苗。
育苗:在高20cm、寬15cm的營養袋中放入3/5的薄塘泥或營養土(表土、焦土和土壤混合肥料按6:2:2的比例混合),然後放入發芽的檳榔子,芽尖朝上,然後在營養袋中裝入薄塘泥或營養土,再在營養袋頂部覆蓋草。用水浸泡,直到完全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