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即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制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
內部影響因素是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利率水平。2012,人民幣匯率壹直處於大起大落的狀態。到2012,10,15,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次創出1993以來的新高。
擴展數據:
積極影響:
第壹,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讓他們獲得更多利益。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
如果出國留學或者旅遊,會比以前花更少的錢;換句話說,花同樣的錢可以讓妳比以前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妳買進口車或者其他進口產品,妳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讓普通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第二,降低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負擔。中國是壹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隨著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國內企業勢必要承受越來越沈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從中國進口的成品油平均價格比2003年增長了30.8%,鋼材增長了43.7%,銅增長了50.4%,鐵礦石增長了1倍以上。
進口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不僅會擡高整個基本生產資料的價格,還會吞噬產業鏈中下遊企業的利潤,使其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水平,將大大減輕中國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負擔,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利用“倒逼機制”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中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施出口導向戰略,使得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中國在國際分工中扮演了“世界打工仔”的角色。
人民幣適當升值將有助於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中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於中國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增加的貿易順差,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壹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簡單地說“不”看似鼓舞人心,實則無濟於事。
因為這將繼續惡化中國與他們的關系,為中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設置障礙。近年來,對華反傾銷案件的急劇增加就是壹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也有助於樹立中國良好的大國國際形象。
第五,有助於降低“外匯占款”對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威脅。自1994年匯率統壹以來,出現了大量的“雙順差”,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居高不下,嚴重損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人民幣適當升值可以更接近市場匯率水平,緩解外匯占款的不利影響。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不能壹概而論。雖然會增加出口產品的成本,降低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也會給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有利因素,特別是在形成倒逼機制,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方面。
百度百科-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