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華和阿炳是近代兩位傑出的二胡演奏家。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湖。它的受歡迎程度是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弦樂器之壹,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與聲樂伴奏、地方戲曲和說唱音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有很多禁忌,二胡在清初也是被禁的。據說清嘉慶繼位後,乾隆皇帝是太上皇,當時朝廷形成了兩個皇帝* *政治的局面。所以關於“兩個皇帝”的事情和名字都是禁忌。戲曲唱腔中的“黃兒”似乎影射“二帝”,被認為是對嘉慶的不敬。二胡上的兩根弦——老弦和子弦,也叫二(二)弦,惹了“二皇”。更何況,如果妳在拉二胡的時候把老弦或者子弦弄斷了,那將是壹場大災難。所以很長壹段時間,二胡被禁,直到清末各種矛盾激化,朝廷無暇顧及,二胡才在梨園藝人手中響起。
二胡是使用最廣泛的民族樂器,弓弦樂器,也是最具中國民族音樂氣質和特色的樂器。二胡的重要性和在民樂隊伍中的地位最為突出。主要流行於長城內外,長江南北,珠江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區。二胡往往是指壹個獨奏和壹個民樂隊,如江南絲竹和粵曲中的主要樂器。在中國南方,二胡被廣泛使用。在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中,如越劇、Xi戲、滬劇、黃梅戲、淮劇和粵劇,二胡是主要樂器。所以二胡也叫“南湖”。
二胡在唐宋時期的前身是西琴、琴、胡琴。西秦是以北方遊牧民族Xi人命名的。歐陽修《文Xi琴作於考試院》詩中說:Xi琴原是從人喜,人戲以淚。早期西琴是彈撥樂器,後來出現擦弦樂器。陳昌《樂書》載:琴是音樂家,因弦而形似。Xi不亦樂乎。蓋上,用竹片卷在兩根弦之間,民間沿用至今。就附圖來看,是竹制琴桿和圓柱形琴管,沒有重量,是後世二胡的雛形。馬尾胡琴自宋代開始出現。沈括《孟茜筆談》載:“馬尾辮與隨漢車,樂猶疑自責。”《元史·禮樂記》描述其形制:“胡琴,作如火而不思,頸卷曲,龍頭兩弦,用弓弦紮馬尾。”到了明朝,胡琴加了壹千斤,弦長固定,大致和今天的形狀差不多。明代後期以來,弦樂器興起,成為音樂活動(尤其是戲曲表演)中的主要樂器,演奏技藝相當高超,顯示出獨特的魅力。但在傳統音樂體系中,二胡等弓弦樂器的地位還很低,主要用於伴奏,很少用於正式場合,也沒有專門為二胡寫的獨奏曲。20世紀後10年,著名民族音樂家劉天華致力於民族器樂(主要是二胡)的研究、改進和創作,吸收了西方小提琴的壹些技法,豐富了二胡的表現力,並將其上升到獨奏的地位,進入了高雅的殿堂。他還將二胡納入高等音樂院校的教學,開設了二胡專業,編著了最早的二胡教材和壹套練習曲,創作了《病中的尹》等65,438+00首二胡獨奏曲,開創了二胡藝術的新紀元,當時周萬春樂器號的擁有者,我國著名民族樂器制作人周榮廷先生(劉天華先生和周榮廷先生都曾師從周少梅, 20世紀30年代江南著名音樂家),根據蔣風之、盧秀堂等南北方著名演奏家的要求,對傳統二胡的莖、筒進行了協作探討,制作了陽山柄二胡(今月肘)和葉附生二胡,為後來的蘇州二胡改革奠定了基礎。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時任蘇州民樂廠技術負責人周榮廷先生的支持下,經過專家的反復論證和全體技術人員的探索,終於為現在的二胡制定了壹個更加科學的新規範。
目前,二胡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樂器之壹,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貧困的農村,到處都能聽到二胡的聲音。
二胡名曲:
1.快樂的花朵2。漢宮秋月
3.陽關四中三折。寒冷的春風
5.二泉映月。病中歌唱
7.晚安。空山鳥鳴
9.光明行10。單線練習
11.抑郁癥12。隱居生活
13.月夜14。挽歌
15.小花鼓16。繡花金匾
17.流波歌18。夜晚安靜的笛聲
19.播放音樂20。安靜,放松
21.不要為難。22.高山流水
23.黃水謠24。士兵和普通人
25.小桿子26。大河漲潮拍沙。
27.拉駱駝。山村變了。
29.奔馳原廠30。田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