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80、90年代當時農村用牙膏的場景,就是壹臉辛酸。我記得我母親每次牙膏擠不出來的時候,都會把牙膏皮剪開,為的就是將殘留在牙膏皮,上面的牙膏刮幹凈,這樣可以省壹些錢。而年幼時的我,為了早點把牙刷用完換糖吃,每次刷牙的時候,都會擠壹大坨,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那時候在農村不但牙膏皮有人回收,就是蟑螂也有人回收,每天晚上很多小孩都會去自己家豬圈、廚房抓蟑螂,就是想在白天換個幾分錢,買糖吃。
當時農村常見的牙膏品牌有中華、白玉、樂口凈、兩面針、冷酸靈等。那麽以前牙膏皮為何有人回收,收過來是做什麽用的呢?現在啥不見有人回收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80、90年代,農村回收的牙膏皮,是做何用途要了解以前為何農村有人收購牙膏皮,就需要從牙膏的包裝上說起。
早期的牙膏皮,用的材料是鉛錫管的,後來又將鉛錫管的錫去掉,完全采用鉛管作為牙膏皮的包裝材料。
而當時的農村家庭,所用的生活用品像是臉盆、水杯、鍋等。這些生活用品用的材料,不像是現在壹樣,都是鐵質的或者是不銹鋼的。我記得那時候農村家庭這些物品,都是搪瓷、鋁做成的。這些鋁制品很輕,也偏軟,使用時間長了,難免會磕磕碰碰,會有破損造成漏水。
那時農村家庭條件又不好,如果有破損就要扔掉,是很浪費的行為。鋁的溶點低,因此當時農村有個行業,就是壹些工匠專門幫農民們,補這些破損的生活用品。
鋁制的牙膏皮,就是當時補生活用品用的,因此才會有人去回收。
當時的農村除了補鍋,也有些農民會把易拉罐、破舊太厲害的鍋、甚至牙膏皮都收集起來,做何用途呢?就是當時有走街串巷的人,將這些材料都溶解掉,又塑成新的壹口鍋。說白了當時的牙膏皮,因和農民們用的生活用品材料相同,都是鋁制的,回收起來就是拿去,補漏或者塑成新的壹個鍋來用。
為何現在沒人回收了呢至於為何現在很少有人回收牙膏皮呢?其實很簡單,現在農村家庭,很少有人還會用鋁制的生活用品。有人講到鋁制的東西,含有毒素,不利於人體的健康。現在農村家庭用的都是304不銹鋼,或者是鐵鍋、玻璃類的,鋁用不上。
並且現在的牙膏皮,也並不是鋁錫的材料,都是塑封的。塑封的雖然也軟,但它們耐用啊,不像鋁的牙膏皮,擠了壹段時間,在牙膏皮上某壹部位會破損。並且當時的牙膏蓋和牙膏管是分用的,經常用著用著,就會蓋丟了不見得情況發生。
塑封的牙膏皮,人家回收去幹嘛呢?用途不大,自然也就沒有人要了。
綜上所述,在以前農村,牙膏皮之所以有人回收,主要是牙膏皮用的材料,和農民們的生活用品是同類的。回收之後,可以進行補漏、重塑。而現在的牙膏皮都是塑制品,這種東西沒有回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