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也很復雜,但基本問題只有壹個——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即“義”與“利”的關系。
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經濟利益和道德的關系,即誰決定誰,道德對經濟是否有負面作用;另壹方面是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即誰從屬於誰。
對這個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了各種道德體系的原則和規範,也決定了各種道德活動的準則和導向。
中文名
道德哲學
外國名字
倫理學
希臘的
┗s
本意
“本質”與“人格”
介紹
道德科學。也被稱為道德主義和道德哲學。在西方,倫理的概念源於希臘語εεs,原意為“本質”和“人格”,也與“習俗”和“習慣”的含義相關聯。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首先賦予了他倫理和美德的含義,《尼科凱爾倫理學》壹書是西方最早的倫理學專著。後來,羅馬人用“道德”來翻譯“倫理”。引入這個詞的西塞羅說,這是壹個“豐富拉丁語”的詞匯,源於拉丁語“mores”,原意為“習慣”或“風俗”。倫理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是不用的,19世紀以後才廣泛使用。然而,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生道德倫理的內容,尤其是孝道。事實上,在古希臘的同壹時期,中國的倫理道德早已興起。
倫理學以道德現象為研究對象,不僅包括道德意識(如個人的道德情感),還包括道德活動(如道德行為)和道德規範。倫理學把道德現象從人類的實際活動中分離出來,探討道德的本質、起源和發展,道德水平與物質生活水平的關系,道德的最高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準,道德規範的體系,道德教育和修養,人生的意義,人的價值觀,人生的態度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與經濟利益、物質生活、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甚至對立的倫理學派。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把道德作為壹種社會歷史現象來研究,關註道德現象中帶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問題,揭示道德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強調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的階級性和道德實踐在倫理理論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