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佐佐木小次郎是虛構人物,歷史上可能有其原型人物(PS.日本歷史就不要去深究了,《古事記》講的是日本神話時代,而正史幾乎只有《日本書紀》可信,畢竟,他們連歷史教科書都能改),
但是,嚴流島決鬥這事可能是真的,不過不是記載在武藏本人的自傳裏,而是在他養子宮本伊織的在其死後四年所寫的“小倉碑文”中。壹般認為,小倉碑文和《五輪書》是武藏有關記載中最可信的史料,之後的描述武藏生平的什麽《武公傳》,《兵法先知傳記》,《二天記》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改(xia)編的。
這碑文裏寫道,武藏擊敗號稱“扶桑第壹兵法”的吉岡流派後,得到稱號“日下無雙兵法術者”。這時有壹個武道達人,名為“巖流”的人向武藏挑戰。巖流提出雙方用真劍比武,武藏說妳大可使用真劍,我的劍術奧妙用木劍即可使出。兩人約戰的地方在長州與豐前之間壹處叫“舟嶋”的島上。值得註意的是,武藏沒有遲到,兩人同時抵達。交手很快,武藏以“電光猶遲”的神速壹刀擊殺了巖流。這之後“舟嶋”改名“巖流嶋”。流傳的對決中,宮本武藏遲到壹事,其養子宮本伊織所建立的「小倉碑文」中,沒有遲到這個事實。四十五年後,「嚴流島決鬥」見證人沼田家所紀錄的《沼田家記》中之〈船島決鬥見聞錄〉,也沒有武藏遲到這種說法。六十九年後,取材自武藏的第三代弟子口述所紀錄下的《武藝小傳》,更沒有武藏遲到之類的記述。
佐佐木小次郎的出處大概就是此事件在民間流傳,將人名以訛傳訛改成了地名。以武藏死後130年的1776年所出現《二天記》為首,武藏才「開始」遲到。而後歌舞伎表演中《敵討崖流島》登場的“小次郎”開始出現(PS.這幫民間以訛傳訛的B真的離譜,連佐佐木小次郎的生辰八字,娶嫁婚喪都杜撰得有眼有板的。。。。。。)
最終,吉川英治於1935年8月開始在東京朝日新聞連載的作品 —— 《宮本武藏》不斷藝術加工,虛構出來的人物 —— ”佐佐木小次郎” 誕生,其名字也廣為流傳。現在我們知道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在這部作品中描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