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佛教小知識7:佛教如何看待孝道

佛教小知識7:佛教如何看待孝道

佛教起源於印度,旨在破除煩惱,尋求解脫。大約在東方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經過東漢、金朝的發展和中國文化的融合,在唐代達到頂峰。儒家,中國文化的正統,非常重視規則的倫理。所以也特別強調晚輩與親戚長輩之間建立在倫理基礎上的“孝”。曾有許多宣揚孝道的經典,如《孝經》(儒家十三經之壹)、《二十四孝》。那麽,起源於印度,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壹部分的佛教是如何看待孝道的呢?

答案是佛教也很重視孝道。佛教的回應中有壹句話叫“報四善即濟三苦”,“報四善”就是分別報國家的善、眾生的善、父母的善、三寶的善。我們不知道未來世界是否有國家的概念,但至少國家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國家為人民提供了穩定的環境,有了穩定的環境才能從事各種活動,包括修行佛法,所以國家善待人民;佛教認為,壹切眾生在永恒的輪回中壹直依附於我們,或我們的父母,或妻兒,或朋友,甚至是路過的陌生人或見過的花草樹木。大乘佛教也要求信眾為了方便皈依,要發願,要無差別地依附壹切眾生。無論是緣分還是逆境,都是提升自己修行的機會,所以眾生都對我們好。對於女人的世界來說,沒有佛,就沒有佛法。雖然沒有佛法也可以修佛,但是需要的業障(條件)比較多,修行難度比較大。有了佛法,信眾就可能有機會接觸佛法,在佛、法、僧的開導下,壹點壹點地修行。所以佛法是善待信徒的。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這可能也是民間傳說中各種妖精渴望修煉人體的原因)。沒有父母,我們連人體都得不到,其他三種恩情也很難報答。而且父母對孩子都是善良的,大部分父母(尤其是受東方文化影響的父母)對孩子都有很重的愛和責任。所以,父母對我們好,父母也是。

佛自己也很孝順父母。據佛經記載,他在生老病死無常後悟道出家,但他的父親數獨王要求他出家前先成親,於是他娶了祖比耶和雅奧德哈ā兩個妻子,並在數獨王的要求下,生下了邢珊、尤坡莫也、羅羅三個孩子,才出宮求師。數獨王死了,佛陀回來為他的父親舉行葬禮,親自安葬他的父親,葬在他經常講經的靈山。

佛陀出生後的第七天,他的母親莫耶夫夫人就去世了。他是由他的姑姑(也是突米王的第二任妻子)博居·博提撫養長大的。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後,為了報答生母莫耶夫夫人的生育,來到天庭做他的母親,大乘佛教的入門經典《菩薩許願經》就在這種說法中形成。此外,佛陀曾在斯拉瓦蒂告訴孤園,“佛陀說,父母恩難報經”(《大藏經》中的疑部)。

總的來說,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廣泛傳播,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除了與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強有關外,還與佛教自身的基因與中國文化的兼容性非常高有關,孝就是其中之壹。在此基礎上,佛教文化才能與中國文化和我們自己的佛教——北方大乘佛教順利融合,才能得以展露。

  • 上一篇:為什麽很多人不信宗教,對宗教物品或者避諱很慎重的去對待?
  • 下一篇:列舉三種常見的視頻文件格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