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妳知道嗎?我們的祖先最早只是在翻山越嶺的時候用轎子作為工具。傳說大禹治水,卻在13離開了家。在贊美大禹的文獻中,有文字記載:“陸上,載有車;在水上,船被運載;在泥上,橋建在山上。”這裏的“橋”指的是轎子,意思是說,坐轎子翻山越嶺,就像過橋壹樣順暢。另外,轎子和橋是諧音,所以有學者認為轎子的雛形是由橋演變而來的。
可見,我們今天在現實生活中或影視畫面中看到的轎子,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變化和改進的產物。在封建社會,轎子只是壹種交通工具,卻和壹個人的權利、地位、財富息息相關。俗話說,上錯了轎子,嫁錯了人,怎麽上錯了轎子?這和古代人坐轎子的規矩有關。
漢代使用的轎子和過去變化不大,比較簡單,重在實用。當時的轎子就像壹輛汽車,有兩根木桿和壹塊木板,但輪子被卸掉了,人們用肩膀扛著,所以當時也叫“肩扛”。
漢武帝時期,梁武帝派兵攻打閩越,因為閩越山區車船不通,輜重要坐轎子。不得不說,漢代的轎子很簡陋,但是客貨兩用,很實用。
直到唐中期,轎子的樣式才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向專業化發展。出現了壹個轎子,轎子兩邊固定著兩個肩膀。人坐在上面,雙腳下垂,肩膀向後仰,比盤腿而坐要安全舒適得多,但此時的轎子仍然沒有頂蓋和簾子。
在唐朝,普通官員、商人和普通百姓是不允許坐轎子的。唐朝初年,朝廷規定除宰相外,所有官員都要騎馬,而坐轎子的多是達官貴人中的女性。唐朝中期,官員、宦官、宮女逐漸被允許乘坐轎子。
但唐憲慶年間(公元656-661年),唐高宗李治認為宮女坐轎子太輕率,不尊重人,於是下令禁止宮女入內。
宋代是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到這個時候,轎子已經不斷改進,有頂蓋,有屏風,有簾子。至此,轎子的樣式基本定型。
北宋時期,轎子流傳到民間。壹般來說,貴族或富裕家庭都配備了轎子。這些轎子大多由兩個人擡著。南宋時期,轎子更加流行,也開創了新娘坐轎子的先河。不僅有金線繡的高級轎子,也有紅綠緞繡的普通轎子,還有分轎子(裏面有轎子),都可以擡進屋內,新娘不用摸腳就可以上下車。
有些談面的家庭,在給親戚打招呼時,會用兩三輛婚車。用兩頂的時候是壹紅壹綠,用三頂的時候是壹紅兩綠。新娘坐紅色轎子,新郎坐綠色轎子,執事司儀、旗幟、雨傘、扇子、樂隊在轎子前壹字排開。場面非常宏大。
宋朝的時候,不鼓勵官員坐轎子。元佑初年(公元1086-1094),宋哲宗見到四朝元老司馬光,準許他坐三天轎子上朝,司馬光卻說他“忘恩負義”。王安石當皇後時,有人勸他坐轎子。他婉言謝絕,“自古以來,諸侯從來不敢以人代畜!”
明清時期對民間使用轎子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官轎的使用是嚴格分等級的,不允許超等級使用。明初,北京官員達到三等以上,才允許坐轎子。這個禁令直到萬歷年間(1573-1620)才被解除,三等以下的官員才被允許坐轎子。
延續到清朝,官轎是權利的象征,等級也更加細化。貴妃以上用金轎子頂,嬪妃以上用銅鍍金頂,王公、郡王、壹等大臣用銀頂,四級以下及平民京官用錫頂。
至於皇帝乘坐的禦用戰車,自然更加雄偉。不僅冠上金色穹頂,繡上明黃色金雲龍,而且禦用戰車用料考究,壹般為金絲楠木,需16人擡行。
在不同的場合,皇帝使用的轎子是不同的。乾隆年間(公元1711-1799),皇帝使用的十六人轎子分為禮步、踏步、輕步三種樣式,供皇帝出席不同的場合。
官轎子不僅不能騎越頂,在路上也不能走越頂。電視劇《恭親王傳奇》中,就有這樣壹個橋段。有壹次,恭親王狀告魯豫坐轎子,他哥哥伊親王的轎子在前面。轎夫想過去,官司大聲阻止:“前面那個是我哥!”清朝官員轎子制度的嚴厲程度由此可見壹斑。
結論:轎子作為壹種交通工具,始終貫穿於我國悠久的歷史。但在封建社會的特殊環境下,普通的轎子變成了地位和權力的象征,被貼上了標簽和等級,而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在轎子退出歷史舞臺後並沒有完全消失。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汽車正在陸續進入尋常百姓家,但我們也稱之為汽車,並把它視為壹種身份的象征。我們不根據實際需要購買,攀比之風盛行,在虛榮心上浪費了大量金錢,讓原本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失去了本來面目。這真的沒必要。
參考資料:轎車起源,古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