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鄭(1860-1938),字蘇侃,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光緒八年(1882)升官,後改江蘇中書。甲午戰爭前,他在日本神戶和大阪任領事。光緒二十五年(1899),居湖北,任職漢口鐵路局。1923年入京,投奔被廢黜的皇帝溥儀,被任命為宰相內務府大臣。1932年任偽滿洲國宰相,1938年卒於長春。好詩好書,包括《海藏樓詩集》。
“寫大字也可以模仿”——寫給女兒鄭靜和子正垂的明信片
這是清光緒二十五年三月九日,鄭從漢口寄往上海的壹封郵件。原件正面有鄭手書四行:“上海李虹口壽春,確認在南利民縣鄭宅。漢口鐵路局的。八張外層紙和兩捆* * *。”帖的背面,用墨水寫著六行字:“望風景而立:今寄詩二首,文八篇,好讀,作大字時可仿。”壹收到就回信。伯全叔家到了,雲叔過壹兩天就來湖北。三月初九,蘇闞淑送來兩個孩子。“這張明信片是漢口鐵路局的鄭寄來的。
鄭雕像
《鄭日記》記載光緒二十五年三月初九(18年四月),“寄詩景,掛二孩”。鄭詩(未刊)光緒二十五年三月,有《示女風光詩二首》,其中壹首說:“愛女之名為景德會,聽起來與我學的壹模壹樣。在妳來靜茹之前,妳父親教妳不要相信鬼神和真理。不愛奢華,愛仁義禮義,允許別人太善良。擁有壹顆善良的心是壹種福氣,而不僅僅是言語。靜能做到這些我就越開心。”第二:“我十三歲了,我很勤奮。胸襟寬廣的人,應該是偉人。敬賢而不卑,愛物以和。欲望少而自我超脫,財富真的是壹地雞毛。妳父親從蒙克那裏學到了什麽,拯救他的心是徒勞的。域可隨我誌,所欲在二曹。”從這首詩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鄭的女兒是著名的風景和她的話是德國徽。二正十三歲。可以斷定,鄭吹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鄭致荊、崔明信片的書信內容與鄭的詩和鄭的日記內容相互印證,可以彌補鄭書信稿的不足。
鄭給的信(1)
鄭給的信(2)
據研究人員說,除了給女兒鄭靜和子鄭垂的明信片外,鄭的壹批文物中實際上還有6張郵政明信片。經鑒定,這7張明信片均為清代國家郵政正式開辦後首次發行的郵資明信片。這些明信片不僅研究歷史,特別是鄭自己的文物,而且是中國郵政的稀世珍寶。
光緒二十五年三月九日,鄭給他的孩子們寄了壹張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