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經典《六子》。“六君子”是指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比喻君子。“隔著秋水遙望雲山,能見古木抱坡。其實比起六君子,正直是不偏不倚的。”這是黃在熒屏上的詩,因此而得名。
《六君子》是中國的壹幅古畫。材質紙墨。長61.9厘米,寬33.3厘米。這些文物原本是私人收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幅畫是典型的三段式橫向構圖,中間隔著壹條河。前景是地平線上壹堆起伏的山峰。
特寫是松樹、柏樹、樟樹、楠木、槐樹、榆樹這六棵樹直立在斜坡上。樹幹高大蒼勁,枝葉稀疏蕭瑟。秋風吹來,片片落葉飛落,軟軟地落在坡的縫隙裏,落在田埂上。
樹後的中間場景很大程度上是空白的,但不是空的。寬闊的太湖水面靜止而深邃,無邊無際,沒有壹點人的痕跡。它是如此的荒涼和安靜。
中年倪瓚的筆墨風格越來越成熟,惜墨如金。整個畫面沒有多余的筆。筆鋒幹澀靈動,巖石用折帶勾絞。這是倪瓚筆的特色和創新之處。土坡采用皮馬甚至解索皴,使土與石的形狀和質地截然不同。
樹分別聚合2株和4株,葉為線鉤2株,點葉4株,橫點、直點、中間點,形象生動,前後錯落。
用毛筆在樹體和坡石的結構褶皺和暗部略刷,然後用淡墨斷染,用濃墨沾苔,達到結構牢固,層次分明的效果。
《六君子》以其凝練的筆墨,描繪了荒涼的湖光山色,反映了畫家失意落寞的心境,可謂經典之作。以倪瓚為代表的元末文人畫的創作理念,紙本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已經完善成熟。
倪瓚,元末明初畫家、詩人,是“元四家”之壹。人物小鎮,號雲林,江蘇無錫人。他爺爺是家鄉的大地主,很有錢。倪瓚過著非常舒適的生活。父親去世早,由哥哥撫養。他的兩個哥哥都是道士中的上層人士,所以他們邀請了王仁甫這個“真人”作為他們的導師。受家庭的影響,倪瓚養成了超然物外的性格,過著清清白白的生活。
倪瓚有“潔癖”,他的軼事被世人津津樂道。他是自古以來無人超越的“奇葩”。平時喜歡“洗”,洗枯樹,洗人,自己建香廁所等等。
倪瓚壹天洗好幾次日常衣物,他的文房四寶有兩個傭人專門負責隨時擦洗。院子裏的梧桐樹也是要命的,每天早晚都要用水沖洗。
奇葩壹:有壹天,朋友在家過夜。因為怕朋友不幹凈,晚上居然去檢查了三四次,突然聽朋友咳嗽,擔心通宵。黎明派仆人四處尋找壹個朋友的痰。仆人們找遍了每壹個角落,沒有看到任何痰的痕跡。他們怕被罵,只好找了壹片葉子吐在上面,送給倪瓚。他遠遠地瞇了壹眼,厭惡地閉上眼睛捂住鼻子,叫仆人送到三裏外的地方扔掉。馬上派人日夜打掃梧桐樹,擦樹幹擦樹葉,很快梧桐樹就被洗死了。
奇葩二:倪瓚太愛幹凈,所以很少接近女人。他碰巧看中了壹個叫趙的歌手,她唱歌又聰明又好聽,於是他帶她回家過夜。他擔心葛姬不幹凈,就叫她好好洗澡,洗完就睡覺,從頭到尾摸摸她的腳,聞聞。她總覺得有什麽東西不幹凈,就命令葛吉再洗壹遍。他又摸了摸,又聞了聞,還是不放心,又洗了壹遍。洗完就天亮了,葛吉又羞又恨的哼了壹聲就跑了。
奇葩三:倪瓚這麽幹凈,畢竟也是人間煙火,進出都有吃的。我該怎麽辦?他有自己高明的想法,設計自己的主管造壹個香廁所。他的廁所是空中樓閣,用香木做的格子,下面用土填,中間鋪著白色的鵝毛。“妳下去,鵝毛蓋著,就聞不到汙濁的空氣了。”
倪瓚晚年遇到了農民起義。他分散了所有的財富,乘船繞太湖航行。他行蹤不定,走到哪裏就畫到哪裏。《六君子圖》是他遊太湖時畫的。這壹時期是倪瓚繪畫的鼎盛時期。
在這壹階段,倪瓚創作了許多名作,如《松林亭》、《魁榆村丘吉圖》、《山石奇圖》、《舒婷遙岑圖》、《河上秋色》等,流傳後世。
明代江南人以是否收藏他的畫來劃分雅俗,他們的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後來的明清畫家影響很大。八大山人曾臨摹倪瓚的《仿倪雲林山水圖》。
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瓚入京做官,他不肯去,並寫了壹首名為《山雀之家》的詩:“惟清水不汙塵”,表明他不願意做官。明洪武七年(1374),病死。相傳死因是朱元璋派來的。“秋風比毛,南方的蒼涼之氣已經消失。唯有南心不改,淚墨寫離騷。”
倪瓚曾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大英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