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2、宋代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兩漢佚名《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譯文: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劄劄地響個不停。壹整天也沒織成壹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雖然只相隔了壹條銀河,但也只能含情脈脈相視無言。
4、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草叢中的蟋蟀鳴叫個不停,梢頭的梧桐樹葉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只能壹年壹次短暫相會,其余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遊來蕩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喜鵲搭橋,壹年才能相見,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5、宋代蘇軾《鵲橋仙·七夕》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壹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壹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壹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壹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6、元代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白銀燭臺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裏。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繡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7、宋代劉辰翁《西江月·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譯文:天上日落月升,鬥轉星移,景象跟從前壹樣,人間男女依然如癡如狂,陶醉在節日的歡樂中。七夕夜,處處可見著新裝的人們,仿佛來到了人間天堂。不經意間感覺新秋涼意似水,因為思念故國,我兩鬢已斑白如霜。我夢見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盡銀河風浪。
8、唐代白居易《七夕》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擡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壹樣的。每壹年的這壹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9、宋代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壹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裏山。
譯文:七夕佳節烏鵲、飛燕紛紛前來架橋,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壹年才能再相見。急雨沖刷著織女所乘之車,天旋銀河斜。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雖然相隔遙遠仍能遙遙相望。不似人世間,回頭望去只有巍巍群山。
10、唐代李賀《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
收藏下載復制完善
譯文: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烏鵲離去穿線月,秋花映入曝衣樓。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壹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