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25層的樓房,哪壹層最好?

25層的樓房,哪壹層最好?

以前好像聽說現在許多樓盤的1、2層是底商層,那麽3至5層因為緊鄰底商會存在噪聲和安全隱患等問題,視野也會被底商的屋頂所遮擋。這些樓層不適合居住。而近地面30米左右,汙染物隨氣流上升到壹定高度後會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空氣質量較差,這個高度又正好是9到11層的高度,其他樓層都沒問題

還有點收藏,妳看看吧,希望能幫到妳

在歐洲,住在六層以上的樓層被認為有害健康;在美國,高層住宅的房價比低層便宜壹半;在俄羅斯,壹樓失寵……實際上,每層都有自己的小氣候。樓層不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不同。 日前,俄羅斯《科學與生活》上發表文章,探討人類合理居住高度的問題。 從壹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裏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氣循環減緩、空氣換氣受阻、陰影和濕度增大、汙染也比較嚴重。因為汽車和柏油馬路使空氣中飽含甲醛、壹氧化碳、氮……至少遠離汽車路幹線200米才算安全。 壹般人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裏集結大量有害物質。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沈或水平方向消散。 那麽,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是,城建生態學家卻認為,居住樓層不要超過六樓。因為高層的空氣並不像想象的那麽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 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認為,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層,整天面對的是磚墻,能引起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敵意。 理想住宅的標準是:房子不超過六樓,自然景色優美,壹邊是公園,另壹邊是秀水。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 高層居民的另壹個無形的敵人是電磁輻射。鋼筋混凝土結構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房子循環,相當壹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經常頭疼或心情不好。 居住在壹樓的人常受噪聲幹擾。事實上,住在二十樓也難避免噪聲。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但有時高層同樣聽見汽車幹線上的嘈雜聲。原來,聲波的路線跟樹木和建築物的多少有關。有時,聲音無法到達高層的窗戶,就自由地往上走。這個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

  • 上一篇:六年級上冊1到3單元手抄報英語
  • 下一篇:軍隊給男孩取什麽名字最合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