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關於香爐的知識?要全面壹點的?

關於香爐的知識?要全面壹點的?

香爐,對華人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它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門法物,也是華

人家庭中必備的供具。中華民族文化開發得很早,古時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

居室以除臭穢,所以古人讀書彈琴,喜歡先焚壹爐香,可以凈雜念而使精神集

中。重視欽水思源,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來,華人都拜天地神

祗,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儀式中的壹個主要項目,香爐就派上用場

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羅門教也有燒香的習慣,佛教傳到中國,很快就能

溶入華人社會,中國的香爐,就進入佛教的殿堂了。

香爐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圓、長,短不壹;質料也有銅、鐵、錫、

石、陶瓷之別,以示身價有異;刻著不同的花紋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別不同。家

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著壹個香爐。如果佛教徒在家裏

供了佛象,也不忘放壹個香爐;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

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如大雄

寶殿中央或門外丹墀的大香爐,多是銅鐵等金屬鑄造或石雕的,爐身刻有該寺寺

名,供信徒插線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爐,有銅、石或瓷質的,用以焚燒檀

香。佛寺的大殿都有壹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壹個焚燒檀香的精致小香爐,盤子

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住持和尚上香專用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

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後到配殿上香。臥香爐則

較適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銅、瓷兩種,把線香下面的壹段竹枝截斷,平

放在臥香爐裏燃燒,使灰爐不致飛揚而弄臟供桌。小型木質刻著蓮花形的香爐,

有著長長的手柄。只能插壹枝香,是進行佛事儀式時,讓主法和尚及齋主奉在手

中的,叫手爐。還有專焚香末,形狀象盒子般的香爐,大多為銅鑄,分三層,下

層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層盛放香末,上層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體的“壽”

或“喜”字,鑄成連續不斷的回形岡狀圖案,厚約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

型上,做成美麗的圖案;在起點燃著,蓋上爐蓋讓它順序燃燒,非常典雅;這種

香爐,很少用來供佛或祭祖,多用在書齊焚香。

香爐在華人社會歷史久遠,本來只供焚香用,後來被愛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們玩賞的古董和藝術品了。於是,年代久遠、質料名貴、雕工精美的香爐,價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養的意義了。

香爐,佛教中稱它寶鼎,除了方形的香爐外;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壹足在前,兩足在後,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寶,缺壹不可。佛事儀式開始,都先唱香爐:“寶鼎熱名香,普遍十方………”、或“爐香乍熱,法界蒙熏……”等贊語,唱到“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的時候,寺中的住持或代表,就會繞到正中聖象前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獻上三枝檀香,以此壹瓣心香,表示對佛菩薩的敬意。

供養佛菩薩的供品中,可分為:香、花、燈、塗(水)、果、茶、食、寶、珠、衣十種,而香在十供養之首,香爐的身份自然也高起來了。好的香,令人心曠神怡,只壹枝就夠了。但許多禮佛的人,不懂燒香的意義,把佛菩薩當神拜,常常燃壹大把香插在香爐內,熏得人淚水直流,甚至香爐起火燃燒;有些人甚至把香爐灰抓回去當靈丹妙藥,真愚癡得可憐。

  • 上一篇:光緒鮑彤是怎麽收集的?
  • 下一篇:劉德華,他的書法藏巧於拙,用墨疏密自如,到底怎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