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書法名作:《多寶塔碑》、《九成宮醴泉銘》、《蘭亭集序》、《仲尼夢奠帖》、《祭侄文稿》、《自敘帖》、《寒食帖》、《蜀素帖》、《草書千字文》、《快雪時晴帖》。
1、《多寶塔碑》
是大書法家顏真卿的作品,字字珠璣、豐厚遒勁,大氣豐腴,如楊貴妃壹樣艷甲天下,結字規整,協調均衡,給人神清氣爽之感,同時書法作品體現了大唐盛世以豐腴為美的審美情趣。
2、《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字體修長秀美,急緩自如,氣象莊嚴肅穆,既有大家之氣,又有碧玉之秀美。
3、《蘭亭集序》
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所書,寫於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寫的是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之事,全文28行、324字,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仲尼夢奠帖》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作品,***78字,文字敘孔子夢奠之事,代表了歐陽詢行書成就的頂峰,是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壹,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雖經歷千余年,但風韻宛在,可見禿筆急書,方中藏圓,力透紙背,轉折自如、不見凝滯,字裏行間呼應貫氣。
5、《祭侄文稿》
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代表作,全文***23行,234字。安史之亂時,顏真卿之兄顏杲卿及其少子顏季明被害,唐乾元元年(758年),顏季明的屍骨被尋得,顏真卿悲痛之下遂作此文。
6、《自敘帖》
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草書作品,是懷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錄顏真卿、張謂、戴叔倫等人對其贈詩的作品,被譽為“天下第壹草書”,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7、《寒食帖》
又名《黃州寒食帖》,北宋文學家蘇軾作品,全文17行,***129字,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為其代表作,也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8、《蜀素帖》
的藝術風格以和諧變化為準則,天真自然為宗旨,通體筆法跳蕩精致、結體變化多端、筆勢沈著痛快。被後人譽為“中華第壹美帖”、“天下第八行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9、《草書千字文》
是宋徽宗趙佶傳世的狂草作品,作於1112年,是其40歲時的精心之作。《草書千字文》書於全長三余丈的整幅描金雲龍箋之上,筆勢奔放流暢,變幻莫測,壹氣呵成,頗為壯觀。是繼張旭、懷素之後的草書傑作,被譽為“天下壹人絕世墨寶”,今藏遼寧省博物館。
10、《快雪時晴帖》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代表作,全文***4行,28字,內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全卷書法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被譽為“二十八驪珠”、“天下法書第壹”,與《中秋帖》、《伯遠帖》合稱為“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