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唐代第148窟東壁入口上方所繪的《千手千眼觀世音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像之壹,圖案和風格獨特。其中,觀音坐在蓮花上,頭戴佛冠,身穿菩薩裝,佩戴珍珠裝飾。背光是壹個巨大的紅色圓輪。在圓輪背光中,對稱畫出觀音伸出的42只手。除了三只手,其他手都是對稱地握著各種器械和物體。在觀音的兩側,對稱地擺放著壹些二十八派的天王和神仙。比如四大天王、神仙、幸運女神、阿蘇羅王、火神王等。晚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晚唐161窟頂繪有《千手千眼觀音經》圖。這幅《千手千眼觀音經變》中,觀音頭戴佛冠,坐在壹朵蓮花上。它的10只大手對稱握持法器,另外幾千只小手分四層組成觀音的圓輪背光。背光四角有四個身繞千手觀音飛。整個畫面生動活潑,氣氛熱烈,讓靜止的石窟有了旋轉的動感。是敦煌石窟中的精品。千手千眼觀音元代
第三窟是元末的壹個窟,是莫高窟現存唯壹以觀音為題材的窟。南北壁繪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縱高200cm,橫長240cm,面積480cm2。它的構成、布局和人物都是壹樣的。相比之下,北墻的藝術水平略高於南墻。圖中觀音為11,正面三只眼睛,圓臉,頭戴寶冠,長裙圍腰,花環戒指,儀態端莊,立於蓮花之上。身體兩側有40只大手,各持壹件法器和壹個法器。壹雙大手將佛高舉過頭頂,其他千手各有壹個眼神,巧妙地形成壹個圓形的光來作為觀音的背光。它看起來像壹個由蓮花花瓣和壹輪紅日組成的大花環,有著數千縷光線,觀音似乎站在花環和紅日之間。觀音背光的兩側,是吉祥的天女和神仙女子相對而立。上方兩側是兩個飛行體,下方兩側是火頭金剛和佩納夜賈神。這首《千手千眼觀音經典變》的構圖並不復雜,也不新穎。其最大的特點是人物造型生動,繪畫技巧高超。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的《千手觀音菩薩圖》(編號17659),彩綢畫,高189.4cm,寬124cm,題寫於北宋太平六年、興國六年(981)。此圖中,觀音雙腳直立在祭壇上放置的蓮花座上,佛祖寶冠華蓋在頭頂。邊上的40只大手對稱地握著法器,另外壹千只小手分三層,形成觀音的圓形背光。周圍畫觀音的天王、神仙、菩薩都有自己的頭銜。在觀音的下部中間,有壹個祈禱者,在左邊,有壹個供體範魏收的雕像,在右邊,有壹個西藏菩薩的雕像。這幅畫內容豐富,線條細膩,畫工精湛,是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