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陳展水平。
服務大眾,服務社會,服務世界,最終服務世界,是博物館核心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的直接體現。展覽是博物館發揮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博物館要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基本立足點,結合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發揮館藏資源的獨特優勢,組織或引進高水平展覽,讓觀眾了解祖國和地區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從中汲取力量,獲得教育和良好的精神享受。目前,各大博物館已經充分認識到提高展覽水平的重要性,通過提高展覽質量來吸引遊客。以山東博物院展覽為例,新館開館以來,山東博物院不斷創新展覽理念,豐富展覽內容,調整優化基礎展覽,推出各種特色鮮明的展覽,其中《山東考古展》榮獲“山東省十大優秀展覽”獎。山東博物館還先後推出了“漢代珍衣——西域服飾記憶”、“考古中國”、“彩虹——西班牙藝術家胡安·裏波列斯的世界”、“斯文·宰子——孔子舊衣展”、“山口縣之寶——韶韶陶瓷展”等八個精品臨展,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2.采取多種展覽方式,提高展覽效果。
過去幾乎所有的博物館展覽都是靜態展品,有限的講解板無法承載更多的歷史背景信息,無法滿足觀眾全面了解展品的需求。此外,單壹的展覽手段很容易讓觀眾感到單調,缺乏興趣。在20世紀初,發展了動態顯示的概念。動態展示是在體育運動中將展品展示給觀眾,需要觀眾自己參與、觸摸、操作、實驗。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引入,博物館的展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大型博物館開始註重場景化、動態化、互動化的展覽,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以山東博物館為例,山東博物館的展覽《考古山東》作為國內博物館中為數不多的以考古知識和成果為展示內容的展覽,在設計手法上大膽創新,設計了壹個野外考古模擬體驗現場,讓觀眾與考古面對面,近距離感受考古;展示手法靈活多樣。除常規手段外,更註重視頻、多媒體等展示手段的綜合運用,將景觀復原和半山水畫技術有機結合,輔以計算機虛擬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營造出具有強烈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氛圍。2013年山東博物館“山東考古”展覽榮獲“2012年全國十大優秀展覽”稱號。
3.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設施。
博物館要在提高展覽水平的基礎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其研究、展覽、教育等活動要以公眾為中心,服務於觀眾。博物館的服務表現在觀眾參觀展覽的全過程。比如要註意提高安檢人員和票務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態度,讓觀眾感到舒適和安心。其次,在服務講解方面,提高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打造壹支專業知識紮實、專業素養好、講解藝術精湛、富有人文情懷的講解導遊隊伍。此外,在服務硬件設施方面,要真正從觀眾的需求出發,為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提供相應的服務設施,提供餐廳或休息場所供觀眾休息。總之,博物館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展品的展示和信息的傳遞,更是在強化服務功能的基礎上,讓觀眾進入博物館後得到身心的雙重滿足。
4.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搭建廣闊的社會教育平臺。
學術研究是博物館的壹項重要職能。博物館收藏和展出的文物、標本、模型等各種展品都是信息的載體。如何讓沈默的歷史見證人說話,成為博物館科研的主要內容。作為現代博物館,壹方面要不斷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有利的歷史實物資源開展深入的專業研究;另壹方面,博物館應主動創造合適的機會,采取多種方式搭建社會教育的平臺,如通過學術論壇和相關展覽舉辦公共學術講座等,提高公眾對博物館歷史和文物研究的興趣,增強社會教育的效果。
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單純的課本學習是枯燥的,但如果能把歷史課搬到博物館,結合豐富多彩的展覽,特別註意引導青少年廣泛關註和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自覺接受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和人文氛圍的熏陶,那麽效果無疑是事半功倍的。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山東博物館也找到了壹條新路。自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山東博物館創新“館校合作”新模式,面向青少年推出“山東博物館四位壹體青少年培養模式”,讓孩子回歸博物館展覽,帶動更多孩子加入,形成良性互動循環。針對高校學生,山東博物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高校資源優勢,推出共贏發展模式:* *建設德育基地。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來博物館,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也為山東博物館傳承齊魯文化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