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王國維對蔔辭中所見的商代諸先王、先公,對照《史記》記載作了詳細的考證,證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盤庚於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從奄(今山東省曲阜附近)遷到殷(小屯村壹帶),從此歷經至8代12王,在此建都達273年之久。這些研究成果,把中國有考據可信的歷史提早了壹千年。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蔔風之盛。王室貴族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氣候、收成、征伐、田獵、病患、生育、出門,等等,無不求神問蔔,以得知吉兇禍福決定行止。於是,占蔔成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朝廷設置了專門的機構和蔔官。有刻辭的甲骨,都作為國家檔案保存起來,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蔔辭成為研究商代歷史的第壹手材料,它反映了從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至今,據學者胡厚宣統計,***計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總計中國***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為止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
中國的文字萌芽較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各種刻劃符號,成為中國文字的雛形,經過二三千年的孕育、發展,到了商代,在國的文字達到基本成熟階段。甲骨文具有壹定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刻劃精湛,內容豐富,對中國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過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據是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甲骨文比《說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來源於直接發掘出來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對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糾正《說文解字》的疏失,解決青銅器銘文中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有極大價值。
文學意義
中國散文的最早源頭,可以追溯到蔔辭。殷人用龜甲、獸骨占蔔,占蔔後把占蔔日期、占蔔人,所占之事,有的還包括日後吉兇應驗情況,刻在甲骨之蔔兆旁。這些蔔辭所記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祭祀、農業生產、田獵、風雨、戰爭、疾病等許多方面,真實樸素地反映了殷商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狀況。甲骨蔔辭記事比較簡單,不成系統,但未經後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記事文字的原貌。這些占蔔之辭,短的只有幾字,長的有百余字,比較完整的如:
癸已蔔,殼殳貞,旬亡田(咎)?王曰,(有)(祟),其(有)來(艱)。氣(迄)至五日丁酉,允(有)來(艱)自西。沚告曰:“土方正於我東鄙,(災)二邑。(工口)方亦帚我西鄙田。”(郭沫若《蔔辭通纂》第五壹二片)。
這條蔔辭,時、地、人、事齊全,敘述較為詳細,略具敘事要素。這些蔔辭,可看作是先秦敘事散文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