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從1946到1947,* *中央先後制定了《關於土地問題的認識》和《中國土地法大綱》,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區全面展開。但是,在最初的土地改革中,包括宣傳報道中,主要是在贊揚地主方面,犯了許多右傾錯誤。
總是捏造和誇大事實的人
克立孔是前蘇聯作家柯涅楚克在衛國戰爭時期寫的戲劇《前線》中壹個特派記者的名字,由肖誌在延安解放日報1944翻譯。此人善於捕風捉影,弄虛作假。他不去調查了解,而是坐在總部起草。根據他聽到的消息,也就是前線總司令的兒子被殺,他編造了總司令的兒子在犧牲前如何宣誓,總司令聽到兒子犧牲時如何哭泣的情節。此人以捏造虛假空洞的文章欺騙世人,給革命事業帶來了危害,因此成為劇中攻擊的對象。“克力空”是俄語的音譯,意譯應該是“吵鬧的人”或“吵鬧的人”。作者給作品中的人物起了這樣的名字,顯然有諷刺的意味。後來,這個名字成了新聞中虛構的代名詞。人們寫文章時,把那些歪曲事實的報道稱為“客中空泛”。
過程
第壹階段:《晉綏日報》首先認識到錯誤,審視新聞報道中的右傾錯誤和新聞失實,用批評和自我批評動員群眾揭露虛假報道,維護新聞真實性,在新聞戰線上開展了反“空客”運動。6月5日1947,前線相關劇情發布,6月25日-27日,故事以虛幻新聞和航信為標題持續曝光。
第二階段:運動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在新華社的號召下,解放區新聞界從9月份開始發起了反對“空乘”的總運動。
意義
發揚我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檢查和糾正新聞報道失實的現象,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它克服了土改宣傳中的右傾傾向,改革了新聞工作者的地位和作風,提高了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在如何表達話語權(也就是立場)、責任感、職業道德上是很有價值的。補充回答:反假新聞運動對於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在當代現實地表達新聞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已經進入網絡時代的時候,在如何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及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和道德感上顯得更為重要。任何虛假消息和不負責任的報道都可能引起巨大的反響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