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大小和重量各不相同,甚至每壹件的顏色也可能不同。這塊含有91%的銀,另壹塊可能含有85%的銀。妳怎麽能讓店員去數這麽無序不規範的貨幣呢?數數有多少塊?
不對!酒保要做的,就是從懷裏掏出壹把手帕,稱碎銀。
上圖看起來像桿秤的東西,是酒保用來稱碎銀的鏟子,也叫鏟秤。
大米秤、牛秤、羊秤的秤比平時的秤要小很多。普通桿秤的最小秤是1,16是1公斤。燕子的最小尺度是1泰銖,只有24泰銖是1。當然,宋元明清,每個朝代的燕子都不壹樣。北宋初年,就有了極其精確的燕子秤。最小尺度為1mm-10mm,10mm,10分錢。換句話說,這種稗子可以說至少是萬分之壹。
鋤頭的作用是稱貴金屬(如金銀),偶爾也稱藥材。
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白銀成為中國的本位貨幣(明朝以前中國是以銅為本位貨幣的窮國),政府鑄造銀錠,但民間小規模交易習慣將銀錠切割,於是標準重量的銀錠變成了不同重量的碎銀。商販收到大量碎銀,為了保存和納稅方便,將碎銀鑄成銀錠,於是顏色穩定的官銀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私銀。
這給日常交易帶來了無數的麻煩,無論是商家還是百姓。每次收錢都要先用牙齒和手感判斷真偽,再用鋤頭掂量。如果壹個人不稱收到的碎銀,說明買家已經付了足夠的碎銀。根據經驗,綽綽有余,沒必要再掂量了。
對了,武俠小說和古裝電影中展現的生活場景都是藝術化的浪漫場景,太瑣碎的日常細節會省略。妳不妨想象壹下,如果壹代豪傑去喝壹碗胡麻辣湯,為了壹點碎銀扔給小二,那還得等小二用鏟子掂量掂量,兩人還要爭論銀子的真偽成色。那該有多無聊啊!
剛才也看到很多底層的人在胡說古代1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這些人根本沒有共同的經濟知識和貨幣歷史知識。僅在明朝中後期,同壹種白銀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區的購買力差異就可能在十倍以上。在我的《歷史教科書中未加掩飾的銅臭味》、《千年之性:古人安心定居指南》這兩本書裏,關於唐代到清末白銀購買力的文字就有幾萬字。根據不同的文獻和不同的比價參考,同樣是含銀93.5%的紋銀,最高值1可能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800元或23元。關鍵是看妳用的是什麽朝代什麽地區的什麽商品作為比價的參考。
關鍵是,數也沒用。妳打不過他。。。。
如果小二的眼睛沒瞎,正常情況下,三兩個江湖人只有大把的胃口和往桌子上砸錢的購買力。就像現在兩三個人去壹般的飯店吃飯,結賬的時候直接往桌子上扔壹萬塊錢也是壹樣的道理。當然小二不算,可能只是掃壹眼真假,還會附上壹句:慢慢來,客官,下次再來。
現在去小飯館切了兩斤紅燒牛肉,壹個燒雞,壹個花生,壹個青菜,幾個饅頭,兩瓶散裝白酒。吃完了往桌子上扔壹萬塊錢,別人也只是看真偽不會去數。但如果放在古代,重點是夏沒有酒保打不過夏。這是事實嗎?
小說、電影、電視劇裏,除非是重點情節,壹般都是接手,沒那麽濕破的去數。有些劇講的是主角幾十年的生活,比如什麽都講的很詳細,看到朋友都是白人就看不完。戲劇和小說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凝結。老人們常說,畫娃娃有必要畫腸子嗎?
大俠到處花錢,怎麽賺錢不清楚。
因為整個銀錠不方便攜帶,而銀元這種方便簡單的貨幣在中國古代並不發達。於是就有了碎銀。碎銀主要是用剪刀、鑿子等工具手工剁碎的銀錠。普通店鋪為了方便交易,會準備壹個稱碎銀的小秤,也就是鋤頭,最小可以稱到1 cm。
現在藥店拿藥的時候還是能看到這種打臉的。其實在明清時期,大部分交易都是以銅錢為主。畢竟納稅需要白銀,而且白銀不容易得到。所以平時積攢的銀子主要用於交稅。
壹般不需要酒店吃喝那麽多碎銀,壹兩銀子,相當於1200-1700。壹小塊碎銀至少幾百文。孔乙己說,壹碗熱酒只要4-10便士,壹盤肉菜要10多便士,壹盤茴香豆只要1便士。
出去吃飯,最多花100便士,壹下子拿出壹小塊碎銀,起碼幾百便士。連換都很不方便。
至於為什麽大俠們吃飯時要扔兩三塊銀子,酒保從來不數錢。原因很簡單。那些碎銀片代表的錢比餐費多得多。出去吃壹斤牛肉,壹斤花生,壹瓶綠瓶二鍋頭,隨便丟點100就走人。服務員也會很滿意。
應該是“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