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炮兵側射,能夠發揮最大威力。實心彈出膛後就像保齡球壹樣,能將成排的士兵打碎。
考慮到機動性,野戰炮往往體型較小,方便行軍,以殺傷人員為主。
西方應用炮兵最得心應手的非拿破侖莫屬。歷次戰爭期間,拿破侖總是能夠在最恰當的時機發現發現敵人陣線的弱點。然後投入精銳的騎兵和精準的機動炮兵來撕開敵軍防線。
不過說實話,大炮的真正用途是威懾力,殺傷力倒在其次,比如明末袁崇煥守寧遠,壹炮崩死努爾哈赤,其實根本沒打到努爾哈赤,實際上大炮的發炮聲嚇到努爾哈赤的馬了,於是馬蹦起來把努爾哈赤甩地上導致努爾哈赤受傷,連驚帶嚇,努爾哈赤就這麽死了。
大部分實心炮彈觸地後還會反彈起來,繼續前進。如此反復多次觸地反彈,可以對不同距離的士兵造成傷害。
壹種是易碎的,分實心或空心的,實心的壹般以砂巖球和瓦球為主,主要用來殺傷人員,這類炮彈裝填的時候是壹個整體,出膛時就碎成大小不壹的碎片了,也就是大噴子,射程較勁,當然了,早期是直接填裝碎石鐵砂,後期把鐵砂裝在瓦罐裏或直接瓦球。
西方最著名的攻城炮當屬土耳其人的烏爾班巨炮。
空心的炮彈壹般是鐵殼加裝炸藥,到達落點後會爆炸。跟前面的實心的不同的是,實心的是壹次傷害,而空心的是二次傷害。
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壹種大型火炮,在萬歷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誌》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曰紅夷。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裏”(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為了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制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制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余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制大中型西洋炮500門。中國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制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壹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歷二十年造的鐵炮。
西方火炮的傳入,促進了中國明朝後期火炮技術的發展,改善了軍隊的裝備。據《練兵實紀雜集》記載,戚繼光的車營裝備佛朗機銃256門,輜重營裝備佛朗機銃160門。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了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被虎蹲炮擊中受重傷,不久死去。
在火炮技術發展的同時,明末孫元化集中明代制造火炮的成果,吸收西方先進的造炮經驗,撰寫成《西法神機》壹書。其後,焦勖於崇禎十六年在湯若望的傳授下,輯成《火攻挈要》。這兩部書,是明末火炮制造的理論和工藝技術專著,對西方新式火器在中國的進壹步傳播產生了重大影響。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對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總攻。戰鬥中,使用900毫米口徑的烏爾班巨炮,轟擊君士坦丁堡的堅固城墻。
古代的火炮的炮彈分兩種,壹種是實心不易碎的,為實心彈,射程較遠,主要用來攻城和水戰,也就是傳說中的壹發入魂。壹般是實心鐵球和花崗巖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