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壹,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 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藥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四品以上才有。
中國玻璃的發明,與青銅冶煉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卻、固化的矽酸鹽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還有純■和石灰石等,冶煉溫度在1200攝氏度。在冶煉青銅的過程中,由於各種礦物質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質在排出的銅礦渣中就會出現矽化合物拉成的絲或結成的塊狀物。由於壹部分銅粒子侵入到玻璃質中,在高溫中由於氧化還原作用,因此器物呈現出鈷藍或鈷綠色。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琳”、“流離”、“琉璃”,從南北朝開始還有“頗黎”之稱。根據《廣雅》和《■集》的記載,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琉璃”是用火燒的玻璃質珠子以及其他壹些透明物質的統稱。明、清以來人們所說的“琉璃”是不透明的,當然和玻璃是有所區別的。古語曰:“窗扉多是綠琉璃,亦皆照達,毛發不得藏焉”。說明那時候透明的門窗已可以照得毫發畢露。又雲:“琉璃為之,光照洞徹”。可見,所謂“窗明幾凈”的居室,並非現代始有。
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春秋至今,琉璃時刻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世說新語》中所記的“琉璃屏”、“琉璃器”、“琉璃碗”以及《晉書崔洪傳》中所說“琉璃鐘”,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戰國墓中出土;碗、帶勾、印章等琉璃器皿在漢墓中更是屢見不鮮。陜西興平漢武帝的茂陵附近還出土壹件玻璃壁,直徑234毫米,孔徑48毫米,厚18毫米,凈重1.9公斤;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量琉璃器,以及河北定縣的壹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紙、如晶明;安徽天長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縣出土的上百只■卵狀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術進步和吹制玻璃水平發達的明證。從明朝開始大規模生產玻璃,直到清代自康熙時設立了宮廷玻璃場,已能生產透明玻璃和顏色多達15種以上的單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纏絲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煙壺等,都是世界玻璃藝術的珍品。
中國與國外的古代玻璃器存在很大的差異,原因主要是中國的“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屬於兩個不同的玻璃系統。中國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鉛鋇,傳說就是古代道士煉丹之時偶然燒成。燒成溫度較低,雖然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適應驟冷驟熱,只適合加工成各種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用途狹小。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學成分,主要以鈉鈣為主,克服了“鉛鋇玻璃”的弱點,強度比較高。因此這種古玻璃的用途和生產量都遠大於中國古玻璃。
古琉璃器保存下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古代琉璃器多為“鉛鋇玻璃”,易碎,很多器物在出土之時就已經碎了或者殘了。除了少量出土器以外,完整器物流傳民間不多,大部分都保存在全國各大博物館。根據資料統計,近十年來各地出土的完整琉璃器少之又少,民間流通的古代琉璃制品的市場價格在不斷攀升。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壹位持寶人拿了壹件清代料仿玳瑁鴨子筆洗,高6.5厘米,身長10厘米,專家估價8000元人民幣;而國外對琉璃器的熱愛更是遠遠超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