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號是中國古代皇帝授予大臣軍權和派遣軍隊的青銅和老虎形狀的象征。它分成兩半,壹個兒子和壹個母親。老虎的象征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漢代以前,左右輥符上寫有完整的文字。此時可以看到左右滾輪符號沒有重疊,並詳細指定了滾輪符號的使用範圍和用戶。滾輪符號的使用非常嚴格,壹個地區的滾輪符號絕對不能用來調兵遣將。漢代在制作虎符的時候,就開始在虎背上寫字,然後切成兩半。調兵遣將時,左右虎符上的字能完全重合時,虎符才有效。
虎的象征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對壹個國家的安全非常重要。歷史上有很多與虎符號相關的精彩故事。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57年戰國時期,秦國出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的妻子是魏信陵的妹妹,他向王維和信陵君求救。王維率領老將以65438萬余人的兵力去救趙,但懼怕秦國的力量,命令部隊靜觀其變。魏國的兒子辛為了救邯,和王維的妻子如姬合謀,讓如姬偷了王維臥室裏的虎符,用這個虎符奪取了的軍隊,打敗了蚩,救了趙。這就是著名的“盜符救趙”的故事。
隋朝時,胡夫改為福臨,但在唐代,唐高祖為避免其祖先天蠶土豆的匿名,將其改為魚賦或兔賦,甚至龜賦。在後世逐漸演變為信物等物,於是這種動物造型的軍事符號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四個輥符,都是秦朝的。杜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有槽,頸有小洞,現藏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新虎符現被陳收藏於法國巴黎。楊淩的虎符現在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東郡虎徽現藏周至縣文物管理所。
作為中國古代軍人的重要象征,虎符號在歷史上起到了保家衛國的關鍵作用。雖然虎符號現在已經消失,但虎符號文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