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考古學者萊亞德在庫雲吉克不僅找到了尼尼微,而且在古城的西南宮挖出亞述國王辛那赫裏布的圖書館,這是楔形文字史上裏程碑式的大事件。
1851年底,萊亞德功成名就,激流勇退,轉向從政當上了議員,把未競的考古事業統統轉給了他的門生兼助手霍爾木茲德·拉薩姆。拉薩姆同樣傳承了萊亞德的好運氣,在尼尼微的北宮發掘出辛那赫裏布的孫子、亞述巴尼拔國王的圖書館和國王獵獅圖浮雕,出土更多的楔形文泥板圖書和器物,使得祖孫兩代國王的楔形文字泥板累積達到2.5-3萬片之巨,再壹次震驚了世界。
與羅林森、博塔、萊亞德等西方學者不同,拉薩姆本人就是土生土長於摩蘇爾的亞述人,20歲那年師從萊亞德加入考古隊伍,成了亞述楔形文字考古研究的“牛人”。
從照片上看,長著漂亮的絡腮胡、身著民族服飾的拉薩姆英俊瀟灑,深得萊亞德喜愛。萊亞德甚至自己掏錢送這個亞述年輕人到英國牛津大學脫產學習了近兩年,親自帶著後者轉戰伊拉克各地的現場實習考古。
亞述人拉薩姆不負師恩,在萊亞德轉行從政後,他接棒繼續代表大英博物館,在亞述和巴比倫多次領隊發掘,並獲得許多重要的發現,被公認是中東和亞述本土的第壹批考古學者,獲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和維多利亞學院研究員等諸多榮譽頭銜。
拉薩姆的最大功績,在於他用親手發掘和整理的海量楔形文字泥板,讓世界認識了亞述巴尼拔國王圖書館。
我們知道,文字的組合構成文章,文章的集合成為圖書,而圖書之集大成者為圖書館,它是人類知識和智慧最珍貴的結晶。阿根廷著名作家、國立圖書館館長博爾赫斯曾說過:“我心裏壹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而這種圖書館最典型的模樣,應該像我們曾經參觀過的都柏林聖三壹學院圖書館,欣克斯神父的母校書庫。
但是,全球最早的“天堂”——亞述巴尼拔國王圖書館,被英國作家威爾斯在《歷史大綱——人類的全部故事》裏贊譽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歷史資料來源”,卻是由黏土泥板構成。
由於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泥板和出土文物早就運到了大英博物館,我們只能在那裏“聆聽”拉薩姆講解亞述楔形文字和亞述巴尼拔國王陛下的“文治武功”——為什麽在亞述帝國最後壹代君王手裏,會出現楔形文字應用的高峰?
站在大英博物館的亞述廳,拉薩姆首先介紹的是亞述巴尼拔圖書館出土的黏土棱形圓柱,十個棱面上密密麻麻刻滿了楔形文字,可稱為“套裝史書”。制作於前 643年,直徑約20厘米、高約50厘米的圓柱被正式命名為“拉薩姆圓柱”,是亞述巴尼拔國王的楔形文字記功碑,他執政編年史中最完整的記錄,詳細描述了國王對付各種敵人的九大戰役。
?“請看,這個符號(下圖左),就是‘亞述’壹詞的楔形文寫法,”拉薩姆用手指著拉薩姆圓柱上方的文字笑著說道,“而‘亞述巴尼拔’的楔形字寫法是這個樣子(下圖右)。”
“諸位再看”,拉薩姆繼續說,“從蘇美爾-阿卡德時期到新亞述時期,楔形字的外形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例如,下面所示的第壹行阿卡德楔形字為復雜字形(繁體字),而第二行新亞述楔形字為簡單字形(簡化字)。這些變化,都可以在拉薩姆圓柱上找到例證。”
拉薩姆所說的“新亞述楔形字”即亞述方言的阿卡德楔形文字,用來表達同為閃語系、語音基本相似的亞述語,拼寫的變化較小。然而,新亞述楔形字體從古巴比倫楔形字體中分化出來,筆劃達到了簡化和規範的頂峰,最後的簡化字甚至把斜筆劃變成了橫筆或豎筆劃,與古字體外形的差距越來越遠,實現了第三次文字體變革(至於為什麽是“第三次”,讀者今後會知道它的原因)。
此外,新亞述楔形字仍是表意和音節的混合文字,楔形字符的筆畫組合減少到570個,常用的只有300個,比古巴比倫少了壹半。它進壹步發展了表音的音節符號,後期逐漸接近音節文字。
此時的拉薩姆沒有停止他關於“拉薩姆圓柱”的講話:“如果大家想要詳細了解十個棱面上楔形文字的內容和它們的讀音,喬治·史密斯先生已把全文作了翻譯,我們列出了其中的壹個局部,大家可以讀到亞述巴尼拔國王鎮壓埃及叛亂、打敗黑法老、平定巴比倫、進攻阿拉伯半島、征服並毀滅埃蘭帝國等歷史故事。”
由拉薩姆列出、史密斯翻譯的這幅楔形文字局部圖,也為讀者直觀了解新亞述楔形字的寫法、拉丁文註音和英語譯文(每壹序號的順序三行),給出了具體的實例。
讀者也可以返回去看看第8章的貝希斯敦(Behistun)銘文局部示例,比較壹下新亞述楔形字與羅林森翻譯的波斯楔形字的差異。雖然再次進行了字體的簡化改革,新亞述楔形字體筆劃的簡潔程度,似乎還是不如後代的波斯楔形文字。
返回>目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