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司馬秤的收藏價值

司馬秤的收藏價值

算盤是全世界最早的計算器,從唐代最先出現在詩詞歌賦中,至宋代《清明上河圖》上最早出現實物,歷時逾十個世紀後逐漸淡出現代社會,算盤這個曾經令中國驕傲的古代發明,“無奈”地變成了老古董。素有“西關古癡”之稱的大藏家鄒永生收藏了數百個象牙、象骨、紫檀、酸枝、水牛角、木頭等不同質地的算盤,最小的“迷妳型”算盤配在壹把提琴式的司馬秤上,長度僅3厘米,十分精美。

昨日,記者獲悉“西關古癡”正在籌建私人民俗風情館,計劃用300個古算盤作天花板,3000塊明代青花“壽”字瓷片作墻壁,將自己有規模的藏品,如銅鎖、帳鉤、茶桶、煙槍、拐杖、嬰兒椅等納入館中,展示民俗風情。

偶數檔的算盤寓意“六六順”

在鄒永生的收藏地源勝陶瓷工藝街的“賞瓷樓”裏,記者看到各種質地、各類造型的數百個算盤。早期的算盤有底板,俗稱“密底”,表示生意人財不外流,不把賺錢的余地留給別人;到了後期算盤不再加底板。古代的算盤制作很考究,算盤檔(行)和算盤珠均有象牙、象骨、紫檀、酸枝、紅木、水牛角、銅、鐵、竹等之分,珠子的形狀還有圓形、橢圓形、菱形之別。鐵檔的大算盤極重,重量是普通算盤的壹倍,據稱主要是放在大商行的櫃臺上,很少挪動,表示做大生意的象征。

鄒永生收藏的算盤最小的僅有3厘米長,寬4厘米,配置在壹把提琴式的司馬秤上,司馬秤用珍貴木材烏梅制成,秤蓋上的算盤系象牙所制,珠子細如米粒,打開秤蓋,裏面放的是壹把小秤。據介紹,這種司馬秤並非裝飾品,而是實用物,主要用來稱黃金、人參等少量、貴重物品的,稱完了就用象牙算盤計價。此外,也有單獨的“迷妳型”算盤,便於攜帶,堪稱中國早期的“掌中寶”。

按照古代民俗,算盤檔數幾乎都是基數,如5檔、7檔、9檔,最多到21檔,壹把偶數檔的算盤引起記者的好奇,該算盤置於精美的樟木盒內,***有6檔,寓意“六六順”,長寬均10厘米,成正方形,盒中還有放毛筆和硯臺的位置,形成壹套珠算記錄工具。

城市拆遷中“揀漏兒”舊算盤

鄒永生告訴記者,自己最初的愛好是收集清代的古董算盤,這類算盤的特征是小而精美,大多非作坊批量生產,而是有錢人特地定制的。尤其是廣東早期生產的算盤,多用酸枝、紅木、紫檀等木頭質地,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時期他收藏遵循“少而精”原則。

2003年康王路拆遷時,很多西關人家在搬遷過程中將大量的舊家具拋棄,有個專門收破爛的人向搬遷居民收購了上千個舊算盤,其中很多已經破舊不堪,鄒永生從中選出100個紅木算盤,以清末民初時制造的居多。此舉使他的算盤專項藏品劇增,同時也讓他開始了“拯救算盤”行動。

“十個算盤九個壞”,學過木工、機修工的鄒永生專門購買了壹套進口鐵鉆等工具,並且還自制酸枝粉,開始為算盤“做舊”。如果是算盤的四個包銅角壞了,就需要找到合適的銅片,先“返古”成早期時候的樣子,然後在銅片上鉆上80多個孔,接著在木頭上鉆同樣數量的孔,都是精細的手工活,最重要的是“做”出歷史痕跡來,也就是“修舊如舊”,難度很大。遇到其他的損壞,如換檔、換珠,象骨架、酸枝架等,買不到配件,鄒永生就要重新予以制作。

正在籌建私人民俗風情館

鄒永生表示,時下他正在籌建壹座私人民俗風情館,準備用300個古算盤作天頂,讓算盤“飛”上天,寓意“天算勝人算”,此外用3000塊明代青花“壽”字瓷片裝飾風情館的墻壁,這些瓷片取自明代各窯口生產的瓷碗底部的“壽”字,每個“壽”字均不雷同,洋洋大觀既匯集了各種陶瓷,又集中了各類書法。館內則展出他的壹些成規模的民俗藏品,如形形色色的銅鎖、銅帳鉤;銅、木竹子、藤、酸枝的茶桶;各種風情的拐杖、嬰兒椅等

  • 上一篇:600字作文《以微笑紀念》
  • 下一篇:品味藝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