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是我大學逃課時在圖書館角落裏挖到的寶藏。雖然他以畫出名,但當時我被他的文字迷住了。他“不正經”的畫有點像兒童讀物,旁邊的文字常常讓人發笑,這讓他們更加喜歡他的倒立。
那壹年,時尚先生寫道:“這個喜歡蓋房子、養名犬、開紅色跑車、收藏近千支煙鬥的老人,成了有史以來最年長的時尚先生。很難想象壹個人80多歲了還能被評為“時尚先生”。對於黃永玉的老年人來說,時尚不是為了追趕每個季節的潮流,而是為了堅持自己鮮明的個性。所謂風格永存。這句話適合他。”
十年後的今天,他的軼事仍然自發地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最近我摘抄了黃父親的壹句著名的教學名言:“不管妳長大後是富是窮,當妳不是名人專家時,知道更多奇怪的知識還是比較便宜的。至少妳是壹個快樂的人。”
是的,幸福,作為壹個普通人,看似觸手可及,卻感覺很遙遠。黃師父做到了。他是怎麽做到的?作為壹個多年默默無聞的粉絲,我壹直以他為目標培養自己的心智,希望盡可能的活得純潔,幹凈,坦誠。最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好像帶來了壹些實踐。
壹個普通人,包裹著脆弱的皮囊,走了壹個世紀,始終站在浪尖上,以壹種快樂的姿態。他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這種特質,用作者卡羅爾·德韋克的話說,就是成長思維。
成長思維是基於對人腦的科學認識:大腦就像肌肉壹樣,會發生變化,用的越多,變得越強。當妳學習新的東西時,妳大腦中的那些微小聯系會增加。妳越是挑戰妳的思維去學習,妳的腦細胞就越多。這樣,妳以前覺得很難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學習壹門新語言或者做代數題——就會看起來很簡單。
基於人腦的可塑性,成長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培養的。就像老黃漫壹樣,無論他生活的哪個時期,他都是壹個跑得像風壹樣快的人。13歲初中輟學被迫外出流浪,奠定了勵誌人生的背景;14歲,以繪畫為藝術謀生;32歲成名,轟動全國;50歲拿駕照;80歲登上《時尚先生》雜誌封面;在90歲的時候,她說服明星林青霞參加壹個真人秀節目,只是為了找到她心中的野孩子。
《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實際上是壹名心理學家。她說她的研究其實屬於心理學中的壹種傳統研究,向人們解釋了人類信仰的力量。她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公認的傑出學者。所以她在這本書之外的《自我理論:它們如何影響動機、人格和發展》壹書,可以說是成長導向思維的理論基礎。
在思維的成長模式中,人有明確的關註點、全心的努力、無止境的策略、學習的同伴。他們是壹個開放的能量球,什麽都是自己用的,也可以被什麽都用。成長思維強調風險的重要性和毅力的巨大能量。成長思維的成功意味著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別人更好。失敗是機會,不是死刑。努力工作是成功的關鍵。
2017 165438+10月14,於在騰訊星空發表演講《壹個中年男人的成長》,講解另壹個版本的“如何避免成為壹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於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麽是真正的成長思維,什麽是成長人格,什麽是成長模式。
他堅持每年出國旅遊,寫文化遊記;
他與世界各地的當地居民深入交流,與中國的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收入;
所到之處,他都仔細研究它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他還會騎馬、滑雪、遊泳、散步,樣樣擅長。
他每年閱讀100多本書,吸收新思想;
他不斷和領導世界的人打交道;
他總是讓自己成為壹個有趣有趣的人。
他的演講非常感動我。如果說給了我壹種成長的心態,那麽俞先生的實踐就是我實踐成長思維的行動指南。
但是,怎樣才能培養壹個人的成長思維呢?作者Carol Dwek提出了以下步驟:
第壹步:接受
首先,我們每個人都要意識到,我們都有兩種思維模式,壹種是成長思維,壹種是固定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就像孿生樹壹樣交織在壹起。
第二步:觀察
再者,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學會感知,找出是什麽刺激點觸發了固定的思維模式。
第三步:命名
把固定思維當成另壹個自己,給他起個名字。以至於我們可以去思考,當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格被激發後會發生什麽。這是誰的性格?他叫什麽名字?他是如何讓我們思考、感受並采取行動的?這會對妳周圍的人產生怎樣的影響?
步驟4:教育
逐漸學會如何保持思維的成長模式。為了讓成長思維開花結果,我們需要設定目標——成長目標。
經過多年的思考和行動實踐,十年後回望自己,希望能像黃老和余老師壹樣,活得有趣、有見識,不打擾別人,自己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