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達語是藏語。“龍”是指天地間大氣中的生機和無形的神靈;“成就”是指信徒在充沛的生命力和神靈的加持下,使自己所向披靡。“龍達”是原始苯教崇拜自然的產物,是藏傳佛教祭祀各種神靈的主要內容之壹。“龍達”有紙和布兩種,上面印有圖案和經文,呈方形或長方形。中間有壹匹馬馱著壹個瑪尼寶,上面有太陽和月亮。四角上印有龍、鵬、虎、獅等四種動物,還印有“六字真言”或“八字真言”等秘咒,據說預示著無窮的魔力。“龍達”中間是壹匹長著長尾巴和長脖子的駿馬;駿馬之上是展翅飛翔的鯤鵬和騰雲駕霧的青龍;馬肚子下面是壹只長著爪子的老虎和壹只渾身是血的雪獅。在藏族圖像學中,老虎象征著身體;獅子象征著精神;龍象征繁榮;馬象征靈魂;鷹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
紙本“龍達”又稱“風馬”,是印在約4厘米見方的白色(或紅、綠、黃)紙上的野馬。使用“龍達”時,由人將紙隨風撒下,布用羊毛繩串聯起來,掛在橋上或神山、拉茲等地。
在藏區,每個地方都有放生“龍達”的習俗,主要是祈求神靈保佑自己好運。據說“龍達”最初流傳到藏區時,也是從漢族那裏抄來的,火化後作為祭品獻給逝者;後來,它停止了燃燒,而是讓這匹“馬”乘著風回家,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從而融入了藏族人民最突出的心理特征。“龍達”不再是最好的,而成了壹個祈求好運的願望。正因為如此,人們拍打著想象的翅膀,故意作樂,讓“龍達”中間的那匹駱駝帶著“如意”寶藏疾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