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唐僧最後取經的地方。

唐僧最後取經的地方。

據《大唐西域記》記載,此地為那爛陀寺,相關說明如下:

1,那爛陀寺簡介:

那爛陀,梵名那爛陀。又名納蘭陀寺、阿蘭陀寺。釋烏尼寺意譯。全名是那爛陀·桑加蘭(範·na^landa^-薩姆!gha^ra^ma).它是王蛇城北部的大神廟,是古代印度中部穆加托邦的首府,它的位置是巴拉岡,在今天的拉吉爾北部大約11公裏處。五世紀初,笈多王朝的皇帝,日王(梵天/阿卡狄亞),是壹個比丘(梵天Ra^javam!S/a)該寺歷代屢建屢擴建,成為壹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古印度最高的佛教機構。《唐書·西域記》卷九詳細記載了那爛陀寺修建的由來和沿革,稱其地原是安摩羅園。佛陀曾在三月說過這句話,在他死後不久,日皇帝在這裏建立了伽藍。關於寺廟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壹個說在伽藍的南寺摩洛林有壹個水池,水池裏有壹條龍,所以它被命名為納蘭多。如來修持菩薩時,為大君王,建都於此,喜布施,德行貪得無厭,故伽藍亦以其名。在同壹本書裏,附近還有精舍、爪塔、鳥浮圖、佛像、精舍等精神遺跡。

2.有關唐僧取經的解釋如下:

公元627年的壹天,壹個和尚悄悄離開當時的唐朝都城長安,立下“不到天竺終至,不回東方”的誓言,不顧長途跋涉,克服艱難險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經》。這個和尚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玄奘,是小說《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那爛陀寺是玄奘取經西方的最終目的地。它的另壹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就是《西遊記》中描寫的佛寺雷音寺。

納蘭多寺位於印度古城拉賈那納約10公裏處,是當時印度最大、最壯觀的佛教高等學府。它擁有大量的大乘,小乘佛教經典,最古老的婆羅門教經典和天文學,地理學,醫學,數學,音韻學等書籍。

據考證,那爛陀寺應該建於5世紀左右。六位印度國王參與了神廟的建造。在鼎盛時期,它在方圓覆蓋了48英裏的面積,大約有4000名永久僧侶和數萬名僧侶住在這裏。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是這樣描述這座寺廟的:“寶臺星行,瓊樓齊悅,觀煙,殿中飛雲,風雲生於屋,日月交於廊檐,樹美,殿空,林稀...印度的伽藍數以千萬計,宏偉而崇高。

據記載,中國著名高僧玄奘、、易經、智弘、五行、道喜、道生、大乘鄧等都曾在此求學。寺內制度嚴格,規定凡想入寺的讀書人,必須經過辯論,勝者才能入寺讀書,否則“不得誌”。玄奘在那爛陀寺求學十余年,掌握了大乘佛教理論,受結日王委托,勝了異端,獲得了好名聲。那爛陀寺的印度僧人在中國藏傳佛教的建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將佛教傳入西藏的姬胡和蓮花生大師都曾是那爛陀寺的僧人。

13世紀前後,那爛陀寺毀於穆斯林軍隊的戰爭,大量僧侶逃往國外。它曾經被修復過,但很快就被破壞了,最後消失在雜草中。

直到1861,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卡寧厄姆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記載,發掘出了這個寺廟遺址。該遺址是壹組紅色磚石建築,中間有壹座殘塔。原來有7層樓高,現在只剩4層了。每層都有許多巨大的石柱,上面雕刻著千姿百態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周圍還有裝飾圖案。壹排排的僧房遺址在塔東的東邊綿延,壹排排殘存的佛塔在西邊,有12座寺院和供講經的四合院。

  • 上一篇:哆啦A夢裏的所有人物介紹
  • 下一篇:西安秦嶺深山古寺,從山門到大殿要走1小時,收藏絕美風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