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演變:
唐貞觀十年(636年),廣潛縣改為房陵縣,由周放統治,為歷山南主。
宋永熙三年(986),周放升任保康軍,調任京西南道。
袁受統治,被調到湖廣中書省襄陽路。鄭錚二年(1342),方陵郡入周放。
明洪武十年(1377),州降為縣,原稱房縣,隸屬湖廣政務院襄陽府。成化十二年(1476),房縣改為雲陽府。
民國初年的向陽路;民國二十年(1931),調任湖北省第十壹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劃歸湖北省第八行政監察區。
房縣是革命老區。1931年夏,賀龍、鄧中夏、劉誌勛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主力到達房縣,開辟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蘇區,建立了房縣蘇維埃政府。
1946年7月,王樹聲、羅厚福率中原新四軍第五突破部隊到房縣,在房縣中壩建立鄂西北軍區、鄂西北行政公署、房縣人民政府,創建了以房縣武當山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陳團第4縱12旅與陜南軍區部隊發起戰役,解放房縣,成立房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陜西省地區。
1950年4月,改為湖北省雲陽行政公署。
1953屬於襄陽行政公署。
1965年,單獨設立湘雲,房縣仍屬雲陽地區。
65438年至0994年,雲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並,歸十堰市管轄。
擴展數據:
房縣的現代化發展;
2002年,房縣轄7個鎮,12個鄉,1個國有林場,359個村(居)委會。國土面積5110平方公裏,年末總人口48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1萬人。(根據《房縣年鑒》2003卷)
2004年底,房縣總人口為453282人。轄城關、軍店、化龍堰、土城、大木場、青峰、古門寺等7個鎮,窯淮、浪口、紅塔、白窩、橋上、沙河、萬峪河、九道、上坎、中壩、姚平等12個鄉,12個居委會,25000個。
2010年初,湖北省政府批準撤銷橋上鄉野人谷鎮建制,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白鶴鎮建制。
2011年8月,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批準,同意房縣分別撤銷窯淮鄉、紅塔鄉,設立窯淮鎮、紅塔鎮。
2012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省民政廳批復,同意房縣撤銷浪口鄉,設立尹吉甫鎮。調整後,房縣* * *轄12鎮,7鄉,1場。
2019年3月6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區分縣名單(第壹批),房縣名列其中。
百度百科-房縣
百度百科-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