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在中國的足球界,應該把“球王”的稱號給誰!~!~

在中國的足球界,應該把“球王”的稱號給誰!~!~

李惠堂前鋒.身高1.8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臥射更是壹大絕招。據說當時李惠堂的射門速度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境界: 時速 324 公裏!! 有如跑車極速的射球,曾經試過射穿石墻,射斷龍門支柱,更曾試過射死人,而射死的人正是他那當守門員的親生弟弟,事後令他傷痛欲絕,更曾壹度萌生放棄足球的念頭,後得家人原諒及許多朋友的鼓勵,才從新振作起來再踏球場,但為免從蹈覆徹傷及無辜,從此收起了他那恐怖的"大力金剛腿"。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號魯衛,梅州八賢之壹,清光緒三十壹年出生於香港大坑村,是建築巨商李浩如第三子。 1965年任國際足協副會長,1976年被聯邦德國壹權威足球雜誌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壹。(另四位是:貝利、馬修斯、斯蒂凡諾、普斯卡斯) 李惠堂從小就酷愛足球活動。6 歲時,其父把他送回原籍梅州市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讀私塾,讀書之余,他以家門前寬闊的草坪作球場,呼朋引伴苦練足球技藝。5年後,他回到香港,繼續刻苦訓練,並常常請教球壇先輩,技藝大進。在1922年香港“夏令營杯”賽中,17歲的李惠堂展現了嫻熟的足球技巧,被足壇前輩所看中,賽後即被吸收為南華體育會甲級隊足球運動員。此後在滬港埠際賽、甲級聯賽、遠東運動會上,他所參加的球隊都獲得冠軍。隨後在出訪澳大利亞各役中,他也屢立戰功,從而聲名鵲起。 1925 年秋,李惠堂赴上海。起初加盟樂群足球隊,擊敗高麗隊並在市錦標賽中奪冠。之後,受聘為復旦大學體育系主任。1926年,上海舉辦萬國足球錦標賽,以李惠堂任隊長的中華足球隊,戰勝了葡萄牙、蘇格蘭兩個強隊,創造了華人足球隊連續擊敗外國足球隊的紀錄。同年夏,李惠堂發動在滬粵人組建樂華足球隊,並任該隊董事長和隊長,成為當時上海乃至全國實力最強的足球隊。在全國聯賽中,樂華隊獲冠軍。在“史考托”杯賽中,樂華隊以4:1擊敗蟬聯九屆冠軍的外國臘克斯隊。1927年,樂華隊戰勝各國勁旅組成的西聯隊,獲西聯甲級第3個冠軍。1928年,李惠堂參加萬國球賽,被評為最佳球星。1929年,李惠堂加盟的上海隊,獲全運會足球冠軍。李惠堂嫻熟精萃的運球技巧和神乎其神的妙射絕技,使上海觀眾為之傾倒折服,每次出賽,球場均座無虛席,到處流傳“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佳話,壹時間,李惠堂的英名傳遍了大江南北。 1930年,李惠堂從上海回到香港任南華足球隊長,帶隊頻繁出賽,所戰皆捷,連續數年為全港甲組足球賽冠軍杯得主,並在第六屆全運會足球賽中獲得冠軍。 1934 年,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在菲律賓舉行,李惠堂擔任中國足球隊隊長。在第9屆遠東運動會上,日本足球隊和中國足球隊並列冠軍,日本隊揚言要在這屆遠東運動會上打敗中國隊,而以李惠堂為主力的中國隊亦鬥誌高昂,決心教訓這壹驕狂的對手。決賽那天,天氣特別炎熱,戰況空前激烈,在全場比賽即將結束時,比分依然是三比三。這時,中國隊獲得罰點球的機會,由李惠堂操刀,壹鵠中的!頓時,在場僑胞觀眾歡聲雷動。這場球賽的勝利,大長了中國人的威風,李惠堂亦榮獲了“亞洲球王”的稱號

  • 上一篇:唐卡中常見的領主形象
  • 下一篇:大學女生更適合看名著或者壹些有意義的小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