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思量,赫赫門廊。蘊多少、精萃文藏?誰題照壁,雲鶴爭翔?且先留影,再求索,慢徜徉。 文藻龍驤,石玉琳瑯。集華夏、翰墨舒狂。壹枚章印,六萬平方,記詩壇傑,硯池聖,狀元郎。
2、中園
石拱橋邊,書法家園。沿深徑、結伴流連。十二生屬,十五先賢。對七星絢,九墻默,壹湖藍。 東撫詞垣,西覓詩箋。攬唐宋、六百名篇。稼軒豪放,柳永纏綿。遇王詩佛,杜詩聖,李詩仙。
3、 國園
石陣勾留,腕底春秋。調兵山、不遣兜鍪。吹征墨海,鐫寫風流。競草書勁,隸書瘦、篆書遒。 尋覓自由,莫道無求。憑誰引、不入瓊樓。影雕似壁,身影如鷗。喚快回手,拍張照,記曾遊。
4、向園
名硯鋪陳,年畫懸珍。觀經典、領略無倫。金蟾護寶,亮劍幹雲。待破星陣,集星宿,摘星人。 領袖風神,筆墨雄渾。幾回覓、幾度晨昏?紫袍玉帶,靈璧池痕。嘆個中趣,個中意,個中辛。
5、海園
競秀山橫,拾趣孰爭。試身手、自去“攀登”。 五題碑上,壹意“龍騰”。向書山路、天驕苑、感言庭。 掌印堪憑,指點曾經。鰲頭外、石硯天成。石箋嵌就,詩意萌生。錄行香子,攜詩侶,踏歌行。
註:
墨寶園從天空俯瞰,乃呈於地球上最大的壹枚大地印章,篆刻著“中國向海”四個字,每字為壹園。***占地六萬平方米。其中:
1、“中”園。乃北大文化書法園。園前 有“問道石”、青石雕刻的十二生肖、中國書法二十星宿的十五位,另五位在國園。還有七星座、九碑墻、人造未名湖。
2、“國”園。乃書協主席園,即國內外書協主席的作品碑林。石刻書法碑石來自遼寧省調兵山;另有壹座二層建築為藝術活動中心、弧形墻對應壹塊景觀石,名‘吹征’。精彩的是壹幅影雕作品,沒有任何著色,完全為石頭打磨而出。
3、“向”園。乃德政園。是當地領導帶領壹方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德政感言。通榆素有年畫之鄉的美譽;硯文化展覽館,展品薈萃古今。園中還有‘紫袍玉帶石’,乃做硯臺之頂級石;“紅色經典”,乃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代表作品。全園最高之石,名‘文化亮劍石’,正面鐫有“風景這邊獨好”,背面鐫有“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亮劍石下有蟾形石,名“石包石”,壹大壹小壹方圓,將劍石的鋒利之氣柔和下來,大有金蟾護寶之意。
4、“海”園。為狀元園。是專屬通榆歷屆高考狀元的書法作品碑林。***有46名狀元的手印、簽字、感言。有 “攀登” 石 、“鰲頭”石、競秀山,山石上分別題有五個主題詮釋碑,即:“敬師”、“養德”、“尚學”、“永續” 、“龍騰” 。余曾留影於“龍騰”碑下。石徑旁立壹碩大景觀石更是別致,像壹造型奇特之硯臺,上面嵌有壹塊火山石板,可蘸水題字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