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賞:
第壹句“京口瓜州是水房”,描寫的是眼前的景色。詩人站在瓜洲渡口,向南望去。他看到南岸的京口和瓜州離得那麽近,隔著壹條河。“壹水劍”這個詞形容的是船的快速,瞬間到達。
第二句“中山只隔幾座山”,用眷戀寫下了他對中山的回眸。王安石於景佑四年(1037)隨父王逸定居江寧,江寧從此成為他的安息之地。第壹次罷工後,他住在江寧中山。“只隔”二字,離中山極近。
說幾把開山刀的間隔,體現了詩人對中山的深深眷戀,實在是太平常了;其實中山畢竟被“幾座山”擋住了,所以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邊。
第三句“春風與綠江南岸”,描繪了河岸邊美麗的春色,寄托了詩人浩蕩的情懷。其中“綠”字是精挑細選的,極富表現力。這是因為:
第壹,前四個字只是為了風本身的流動,貼著帶骨去描繪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缺乏個性;“綠色”這個詞打開了壹個新的層面。
考慮到春風吹散後的奇妙效果,無形的春風轉化為清晰的視覺形象——春風溫暖,百草生,千裏之外,壹片新綠。這顯示了春風的精神,而這種詩意要深刻得多。
第二,這句話所描述的生機勃勃的景色,與詩人被召回北京的喜悅相契合。“春風”這個詞既是現實的,也是政治的。“春風”實際上是指皇帝的恩典。
宋神宗寫了壹封恢復王安石相位的信,表明他決心執行新法。在這方面,詩人是欣喜的。他希望借此溫暖春風,驅散政治寒流,開創政治改革新局面。這種心情,用“綠”字來表達,是最微妙最微妙的。
第三,“綠”字也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這是這首詩的主題。鑒於第壹次罷官前夕朝廷內部尖銳復雜的政治鬥爭,他不得不對此重歸抱有沈重的憂慮。他的政治理想是改革國家使之強大,並希望和平與和諧;歸隱山林,吟詠親情,是他的理想生活。
由於對政治改革的強烈抵制,他本人遭到了反對派的猛烈攻擊。美麗的中山和安靜的山林深深吸引了他。這句話偷偷融入了前人的詩詞,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職回家的願望。這種願望直到句子結束才顯露出來。
總結“明月幾時照我?”從時間上來說,已經是晚上了。詩人回眸良久,不覺紅日西落,明月初起。雖然對岸的景色消失在朦朧的月光中,但對中山的依戀卻加深了。他相信自己總有壹天會撲到老山林裏,所以在最後用修辭的方式表達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