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山(古稱東萊山)曾是中國八大名山之壹。據史書記載,“天下八大名山,蠻夷三座,中國五座。中國華山、壽山、太師、泰山、東萊,五嶽黃帝常行之地,與神同在。”在山谷的南北入口,有北門碑刻、南門碑刻、大吉山碑刻、雲居閣碑刻等等。這些石刻除“雲居閣”和“石人姓名”為鄭道昭之子鄭叔祖(天通元年-565)所刻外,其余均視為鄭道昭所刻。這些北朝碑刻都分布在東、西、北、南的中、前、後(如前後山門),四個方位的位置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決定,充分體現了鄭道昭晚年熱愛仙樂道教的思想。
大吉山的這些北朝石刻是鄭道昭摩崖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雲峰山的石刻壹樣,受到歷代書法家和碑刻家的高度贊揚和頻繁記載。它們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稀世瑰寶,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此外,在大箕山西山腰,山谷中除了金元明清等時碑刻外,還有許多道觀。金元時期,道教盛行,道教全真教在膠東興起。這裏山清水秀,環境幽靜,使道教谷成為道教理想的修身養性的天堂。金代元初,全真道七真人中的劉長生、丘處機曾在山谷中修真。金章宗指示劉長生在山谷中創造壹個先天的觀點,在那裏他壹生都在培養真理。繼劉長生之後,丘處機也來到了這裏。從那時起,道教在道教谷蓬勃發展,有許多道觀。金的《先天觀》和丘處機的《太和四年(1204)《長春道士顧春日詩》至今還立在西邊山腰。歷代道教修建的老子廟、先天觀、玉皇殿、姑子庵等,至今。